"); //-->
晶闸管(简称SCR)作为一种重要的三端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电机调速、逆变电路等领域。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单向或双向的电流控制。
一、晶闸管的基础结构与工作原理
晶闸管由4层3端的PNPN结构组成,具有阳极(A)、阴极(K)和门极(G)三端。其结构类似两个晶体二极管组成的“交叉”结构,控制电流在器件内部的导通与截止。
在未导通状态下,晶闸管呈高阻抗。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晶闸管才会进入导通状态,形成低阻抗的通道。
二、晶闸管的导通条件
晶闸管的导通主要依赖于门极触发(门控触发)和阳极-阴极之间的电压关系。具体条件如下:
1. 门极触发条件
门极被正向触发: 当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加有正向电压(阳极电压高于阴极电压),并且门极(G)同时受到一个正向脉冲时,晶闸管会从截止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
简单来说,只要在阳极到阴极的正向偏置同时伴随门极的触发脉冲,就可以使晶闸管导通。
2. 触发电流(I_G)
门极触发需要的阈值电流(称为门极触发电流)有一定的范围,通常由器件规格书给出。超过这个值,晶闸管即可导通。
触发电流越大,晶闸管越容易导通,但也要避免过大的门极电流以防损坏。
3. 阳极-阴极之间的电压(V_AK)
在门极触发的条件满足后,阳极-阴极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保持电压(维持电压),使晶闸管保持在导通状态。
如果阳极电压低于此值,晶闸管可能会触发后迅速关闭。
4. 自保持与触发后状态保持
一旦晶闸管导通,它会进入自保持状态,即只要门极不再提供触发脉冲,晶闸管仍会保持导通,直到阳极电流降到某个保持电流以下,器件自动关断。
5. 关断条件
要使晶闸管关闭,必须将阳极电流降到保持电流以下,或改变电路条件(比如切断电源、降低电压)。
总结来说,晶闸管的导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V_AK > 0)。在门极施加正向触发脉冲(V_G > 0)。门极触发电流达到定义的门极触发阈值。在触发后,阳极电流保持在保持电流以上。
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正确控制晶闸管在电路中的开启与关闭,以及优化其工作性能。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