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让电磁阀“听懂”EtherCAT:耐达讯CAN转EtherCAT网关
耐达讯通信技术 | 2025-07-14 16:07:50    阅读:34   发布文章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电磁阀是控制流体、气体或液体通断的核心元件。随着产线升级和设备集成需求的提升,如何让传统CAN协议设备与高速实时的EtherCAT网络无缝对接,成为工程师们亟需攻克的难题。本文以电磁阀控制场景为例,拆解CANEtherCAT的技术逻辑与落地思路。image.png

 某汽车零部件产线中,电磁阀控制器采用CAN协议,而主站系统基于EtherCAT构建。初期尝试通过独立协议栈通信时,数据同步延迟高达5ms以上,电磁阀响应滞后导致产线节拍下降20%。更棘手的是,多协议设备混用使系统成本增加30%,调试周期延长。

 image.png

 

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部署耐达讯通信技术CANEtherCAT网关,其双协议栈架构能同时处理两种协议的通信需求:

image.png

 

EtherCAT侧:作为从站接入主站网络,支持PDO映射与SDO配置,数据交互周期可压缩至1ms以内;

 

CAN侧:作为主站管理电磁阀控制器,兼容CiA301标准,支持512TPDO/RPDO映射,波特率范围覆盖10kbps1Mbps

通过耐达讯通信技术网关的“翻译”功能,电磁阀的开启/关闭指令和状态反馈可实时在EtherCAT网络中流转,彻底消除协议壁垒。

 

 

以某生产线电磁阀控制为例:

 

硬件连接:网关的EtherCAT接口接入PLC主站,CAN接口连接电磁阀控制器;

 

参数设置:在TwinCAT中导入ESI文件生成PDO映射表(如TPDO10x6040控制字→0x1600 CAN索引),并通过GW_Canopen_Builder工具配置CAN波特率为500kbps

 

调试验证:使用Wireshark抓包确认网关转发周期稳定在0.8msCAN总线负载率<30%,电磁阀响应时间缩短至毫秒级。

image.png

 

总结:

耐达讯通信技术CANEtherCAT网关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协议兼容性问题,更体现在:

 

效率提升:通过硬件级协议转换,满足微秒级同步需求,产线节拍可提升25%以上;

 

成本优化:减少重复部署多协议网络的硬件投入,降低系统复杂度;

 

扩展灵活:支持126CAN从站节点扩展,适配产线扩容需求。

 

对于工程师而言,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需结合产线特性与通信需求。耐达讯通信技术CANEtherCAT网关并非万能钥匙,但它是打开高效控制之门的关键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合理规划拓扑结构、严格测试兼容性,才能让电磁阀的每一次“开合”都精准如初。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