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说 HarmonyOS是这个「生态圈」的土壤,那在本届 HDC 上所公布的创新能力就是在这片土壤上培育出来的树苗,而全链路鸿蒙开发套件就是栽培设备。如今鸿蒙生态的根基已成,而华为依然秉持着开放之心,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硬件厂商一同「植树造林」,使其枝繁叶茂。不断迭代、演进的鸿蒙生态,势必将成为构建万亿连接的技术基石,给万物互联创新带来全新的可能性。
鸿蒙不一样。和Android/iOS不同,华为推出的HarmonyOS天生就是为万物互联设计的操作系统。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除了手机和平板,HarmonyOS也能轻松部署在手表、电视、耳机、音箱、乃至智能汽车等各种智能终端上,几乎可以完美地解决现代人关心的终端割裂问题,甚至可以将人-车-生活三者的连接更加紧密。万物互联的魔力,和HarmonyOS在系统功能、流畅性、安全性上进行的不断创新,成功俘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心。据官方介绍,目前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达3.2亿,较比去年同期提升113%;鸿蒙智联产品发货量超2.5亿,较比去年同期提升212%,HarmonyOS现在已经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生态底座。如今的HarmonyOS,正在快速赶上两大主流操作系统的步伐,并试图沿着用户的痛点场景走出自己的风格。更值得关注的是,朝着“万物互联”的目标一步步耕耘的HarmonyOS,似乎开始引领起行业的创新走向。不论是苹果今年更新的“连续互通”功能,还是谷歌今年研发的的Fast Pair,互联协同已经成为了行业共同看好趋势和未来发力的重点。
当然,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平台,只要平台上没有成熟的基础应用服务也只能是一个空壳。所谓基础应用服务,指的是在开源系统之外,由系统开发商提供的部分核心应用以及关键的API(应用程序接口)组成的生态基础。举个例子,国内外的安卓智能手机都仰仗于谷歌提供的GMS基础服务,一旦移除这个服务,就无法使用基于谷歌生态的应用。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微信、支付宝,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为了填补GMS的空缺,华为在2020年推出了重磅升级的HMS基础服务。除了使用包含AppGallery应用市场在内的一系列应用,代替GMS生态的一系列应用,华为还向开发者提供了多种API(应用程序接口),这些套件将成为GMS Core的替代品,为开发者提供便利,也让用户在缺少GMS基础服务的同时不缺失应有的体验。如今,HMS Core已经更新到6.0版本,开放了7大领域69个Kit,API来到25030个。不断丰富和扩展的Kit(开发工具)与API(应用接口),正在切实地为开发者扫清一切荆棘,让开发的效率更高,已有近4万款应用跟随华为的步伐走向全球市场。以「技术撬动生态」的华为HMS,已然成为了全球移动应用生态的「第三极」。
俗话说得好,开源是建立生态圈的必经之路,当年名不见经传的Android系统之所以能逆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拜其自身的开放性所赐。借助Android开源项目AOSP,谷歌不但快速吸引到了众多开发者,以此保持自己在应用数量和开发者数量方面的优势,也让设备厂商们获得了一个更有“性价比”的系统选择,进一步促进了Android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华为做出的选择,是将HarmonyOS的基础代码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其整合其他开发者贡献,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每个厂家都可以平等地在开放原子基金会获得代码,生态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诉求做自己的产品,而华为也能参考开放原子基金会里面不断发展的基础代码,持续提升HarmonyOS的功能体验。目前看来,在消费电子领域,基于OpenHarmony的产业生态已经形成雏形。美的在去年10月便发布了基于OpenHarmony的美的物联网操作系统1.0,迄今已经推出了近300款OpenHarmony家电产品。除了消费电子领域,OpenHarmony还可以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各产业数字化转型。例如雅礼麓谷中学正在试用的基于OpenHarmony推出的电子学生证,金融领域也推出了基于OpenHarmony的金融服务终端,从我们熟悉的消费电子,到市政、教育、金融等等行业终端,一切都可以成为OpenHarmony的舞台。
最后,操作系统的核心在于生态的打造,而生态的打造则需要无数开发者们的共同努力。短短三年时间,鸿蒙生态开发者已经超200万+,鸿蒙智联伙伴超2200+,HarmonyOS原子化服务达50000个,华为自研代码量已达到2000万。不论是华为对行业的影响力,还是HarmonyOS对开发者的吸引力,对于四岁的鸿蒙来说,都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为吸引更多开发者,让更多的朋友接入鸿蒙生态圈。在HDC 2022上,华为推出了HarmonyOS Design万物互联的设计体系,简化了开发者接入流程,力求为HarmonyOS应用开发提供一致的体验设计规范及高效设计工具,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ArkTS编程语言。对编程略有了解的都知道,目前软件行业中流行着大量编程语言,除了Java、Python等,还有苹果系统生态中的御用编程语言Swift以及谷歌前几年宣布的安卓开发语言。为了减少开发的难度,软件工程师会倾向于使用更适合平台开发的编程语言。华为这次发布的鸿蒙编程语言ArkTS,作为更简洁高效的JS/TS语言“超集”,不仅可以解决开发各个平台以及平台发展过程中现有编程语言难以解决的程序问题,还能进一步降低跨端应用开发代码量,让开发效率提升30%。
当然,在其他开发环节,华为也做出了不小的改进。不论是ArkCompiler编译运行机制优化,还是ArkUI渲染机制的升级,我们不难看出,华为为众多开发者提供了足够的“船”和“桨”来驶入鸿蒙生态这片新的流域。我们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能够加入鸿蒙生态,携手为用户带去简洁、流畅、安全可靠的全场景交互体验。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困难和挑战让华为越挫越刚。纵观整个行业,主流系统已经全面进入了挤牙膏阶段,像HarmonyOS这样能够持续提供如此丰富创新能力的生态系统几乎没有。从可用到好用,不知不觉间,华为已经完成了我们曾经认为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HarmonyOS已经悄然成为了如热带雨林般充满生命力的良性生态。
得益于AI技术的加入,华为才能在Audio Vivid的基础上实现「华为高清空间音频」技术。不同于基于杜比全景声和支持动态头部追踪的苹果空间音频技术,华为空间音频实现了从硬件、软件到无线高清传输的全链路空间音频,引入可兼容的元数据贯穿内容创作、服务分发、终端呈现,保证端到端的效果传递,为听众提供极致的沉浸式听觉体验。尽管从国家到国内各企业都在推动Audio Vivid的生态发展,但新标准想要普及,必然要面对许多挑战。为了帮助内容创作者实现空间音频创作,华为不仅把编辑码技术开放出来,还把创作工具插件Petal Vivid开放出来,为业界和用户提供了从音源、制作、传输和听音全链路的空间音频解决方案,给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
Audio Vivid诞生的初衷,一方面是让内容制作者确定内容规格,另一方面是让终端厂商统一硬件规格,以此实现做到“书同文,车同轨”。现在看来,除了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外,更有众多明星歌手和音乐家热门作品的Audio Vivid空间音频版本在陆续上线中。佩戴FreeBuds Pro 2耳机,聆听华为音乐空间音频专区里的歌曲,就能感受到高清空间音频的极致体验。华为甚至计划将Audio Vivid带到AITO问界系列的鸿蒙智能座舱里,让车上的用户也能感受悦耳的听觉盛宴。诚然,仅靠一个标准的制定和推动,或许未必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笔者相信,科技独立自主的进程不会改变,在华为的推动下,一个脱离国际霸权的影音标准体系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回首过去,当配备WindowsCE的老式车机仍在服役,当车机系统还没像今时今日全面开花之时,苹果CarPlay无疑是市场上的主流。依靠性能强大的苹果手机、各式各样的APP映射和苹果在UI方面的优势,苹果CarPlay可以将部分手机功能直接“搬运”到中控大屏上,体验起来完爆功能贫瘠、运行卡滞的老式车机。如今,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发展,车机系统开始百花齐放,而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便是骁龙座舱+安卓系统的组合。借助高通8155处理器的高性能,骁龙座舱可以实现语音助手、人脸识别、本地应用、健康监控和增强显示导航等功能,但它本质上依旧承袭了智能手机的理念,只是把汽车简单视为设备+应用的大号智能手机,在多设备融合体验上做得不好。和骁龙座舱不同,鸿蒙座舱充分体现了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想象力和技术能力。除了包含HarmonyOS基础平台、华为人机交互设计、强大的分布式能力、贴心的智慧能力、高清智慧屏和高保真音响系统在内的6大软硬件能力,鸿蒙座舱在智能汽车与其它智能终端的融合与协同上表现尤为突出。依托HarmonyOS的万物互联属性,鸿蒙座舱可以实现全场景协同、跨终端的互联互通。
简单举个例子,当你进入座舱,只要车机和手机使用了同一个华为账号,车机就会接力,继续手机上的电话,或者播放刚才在手机上听的音乐、广播,实现服务的跨端无缝流转。借由华为独有的分布式能力,在底层链路上把多端壁垒打通,让汽车与手机、手表、平板等其他鸿蒙终端实现无缝互连、自动互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座舱。在日前举办的2022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策表示:“在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趋势方面,‘缺芯’已被重视,但‘少魂’易被忽视。很多车企意识到芯片对于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但操作系统是比芯片更加迫切和致命的问题,是决定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胜负的关键。”“手机操作系统的缺失,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在功能产品向智能产品的转换过程中,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芯片再强,汽车做得再好,都是在沙滩上起高楼。”正如苗圩策所述,尽管车载操作系统的关注度不如PC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却是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的核心技术之一。如今,基于华为HarmonyOS平台开发的鸿蒙智能座舱不但安稳落地,更在应用层面做到了遥遥领先,这无疑让国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目前看来,华为的生态建设水平显然是超出预期的。有关部门统计的消费者装机量正在不断刷新纪录,而华为捐赠的OpenHarmony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合作伙伴的加入。2022年HDC,华为带来了引领行业标准的创新成果,更简洁高效的鸿蒙开发语言ArkTS已然亮相,鸿蒙正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开发者和企业融通发展、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式的生态体系。如果我们稍作回顾,不难发现华为在努力推进鸿蒙的生态建设中,深度参与了每一个维度的建设,从操作系统、应用生态,到影音标准、车机互联。华为不但做了谷歌、苹果做的事情,更做到了他们所没有实现的事情,鸿蒙要走的路,绝不是把苹果、谷歌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在华为「新架构,新体验,新生态」的加持下,或许谷歌和苹果真的要当心了。 来源:雷科技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