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上面两张图还可以看出,中国设备材料市场的含美率在持续下降,美国的“盟友”们填补了美国退出的空间,尝到了中国市场甜头。例如长期受到投资者冷落的日本芯片设备企业因此成为市场新宠。2023年东电来自中国的收入占其营收的46.9%,达到该公司有史以来最高记录,成为日本第四大最有价值的公司,击败了三菱、任天堂和软银集团等更知名的同行。日本半导体清洗设备大厂迪恩士公布财报显示,目前其来自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在其总销售额当中的占比高达44%,较上一财年增长了19个百分点。再来看设备之王ASML,其2023年Q4营收达56.83亿欧元,中国大陆贡献了其中的39%,略低于第三季度的46%,全年中国大陆贡献了ASML总收入达29%之多。如此情形,现在还有什么力量能让这些非美企业放弃中国市场?三,无论是全面制裁,还是部分制裁,中国半导体产业要习惯这种制裁。只要中国半导体产业取得进步,就会被美国视为封锁不力,引发新的制裁。以后这种针对中国半导体查漏补缺式的制裁会贯穿中国半导体发展全程,直到中国半导体取得全面突破,美国彻底接受中国半导体自立自强的现实。四,制裁并非坏事,天下无场外的举子,此次制裁正好是对中国半导体近几年发展成果最好的实战检验。中国半导体的自立自强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的紧密配合,不经实战的检验,成绩没有说服力,漏洞更不会主动暴露出来。这一次正是查漏补缺的良机,检验中国的产业政策,检验相关企业的能力。即便有所纰漏也不要紧,发现问题总比掩盖问题要好,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亡羊补牢。五,中国半导体一定能够成功,取得最终胜利。正如特朗普去年在Mate60上市后,接受美国NBC专访时所言,现在纠结多少nm还有用吗,中国人一定会成功。理由很简单,简要言之:一,中国半导体市场全球第一,而半导体自给自足率又太低,远低于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所以发展半导体产业既是国家战略所需,更是市场所需;二,人才是产业的根本,中国有最优秀且最勤劳的工程师,人力资源优势导致中国芯片在全球市场有巨大性价比优势;三,在中国奋起直追时,半导体先进制程撞上了制程极限墙,经济上越来越不划算,技术上进步越来越难。所以中国只要往前赶,差距就会缩小。结语
美国大选在即,拜登急需一场强硬制裁秀,所以美国的新制裁大概会“诚意满满”。这应该是美国最后压箱底的工具,中国半导体既要坐稳抓好,也要明白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更要坚信时间站在中国一边。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