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静电放电ESD抗扰度试验注意事项
quanminjiance | 2025-07-03 08:00:36    阅读:23   发布文章

静电放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当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摩擦时,由于介电强度不同,就会产生静电电荷,当其中一种材料上的静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与另一个物体接触时,就会击穿其间介质通过这个物体到大地的阻抗形成通路而进行放电。静电放电及其影响是电子设备的一个主要干扰源。由于静电的存在,使人体成为对电子设备或爆炸性材料的最大危害。一方面静电会引起电磁变化造成设备误动作,严重时损坏设备半导体器件,从而造成设备永久失效。

一、ESD的产生可以分三种模式

1、人体放电模式(HBM):人体通过摩擦或其他方式积累静电,当人体接触电子元件时,静电通过元件的管脚放电。HBM模型中,人体等效电阻为1.5kΩ,等效电容为100pF。其电流波形的峰值一般在1.2A-1.48A,电流上升时间在2-10ns,持续时间在130ns-170ns之间。

2、机器放电模式(MM):模拟带电导体在电子元件上产生静电放电。机器(如机械手臂)积累静电,当机器接触IC时,静电通过IC的PIN脚放电。MM模式的等效电阻为0Ω,等效电容为200pF,放电过程较短,电流较大,对元器件的破坏性更大。

3、元件充电模式(CDM):电子元件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积累静电,当元件的管脚接近或触碰到导体或人体时,元件内部的静电会瞬间放电。CDM模式的放电时间极短,电流峰值更高,对器件的破坏性更大。

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注意事项

1、试验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应为15℃℃~35℃,相对湿度为30%~60%,大气压力为86 kPa~106 kPa。

2、试验布置

确保试验设备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使用非导电桌子和水平耦合板。

3、放电方式选择

根据受试设备的材质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接触放电或空气放电方式。

4、放电次数和间隔

按照标准要求,每个点上至少施加10次单次放电,每次放电之间的时间间隔建议为1秒。

5、什么时候采用接触放电,什么时候采用空气放电

对于受试样品的金属部分,比如金属螺钉、金属外壳、各种金属接口等需要进行接触放电试验;对于受试设备的非金属部分,比如液晶屏幕缝隙、非金属按键按钮等均需要进行空气放电试验。

6、对于金属外壳的受试产品是否需要接地

有必要进行接地,通过外壳螺钉或接地端,一端接到大地,一端接到水平耦合板。使得静电发生泄放,降低静电的能量。

7、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在确定测试条件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如果设备可能在干燥、绝缘的环境中使用,如沙漠地区或高海拔地区,那么不接地且高电压的端子打击测试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8、遵循行业标准

不同的行业和产品类型有不同的ESD测试标准。例如,电子设备通常遵循IEC61000-4-2标准,而汽车电子设备则可能需要满足ISO10605等更严格的规范。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测试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9、风险评估与冗余设计

除了基本的测试要求,还应进行风险评估,识别设备中最容易受到ESD影响的关键部件。通过增加冗余设计和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材料、增加滤波电路等,可以提高设备的整体抗扰度。

三、静电试验检测标准

GB/T17626.2-2018,IEC61000-4-2: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检测试验找彭工136-9109-3503。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实验室彭工:136-9109-3503 提供可靠性、电磁兼容、防护等级、高低温、湿热、振动、冲击、盐雾、环境适应性等试验,测试服务,第三方检测机构已获得国家级CNAS/CMA资质认可实验室,北京检测实验室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