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建成
ht1973 | 2025-07-22 09:31:57    阅读:15   发布文章

 7月21日,八亿时空传来喜讯,公司位于浙江上虞的高端光刻胶树脂项目顺利下线,这是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正式建成。

  标志着该公司在解决半导体光刻胶核心原材料“卡脖子”难题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填补了国内市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成功打破了国外巨头的长期垄断。

  在建成仪式现场,公司董事长赵雷表示,八亿时空在高端光刻胶树脂的突破和国内首条双产线的建成,是公司践行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公司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坚定承诺。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公司高柔性研发中试线和高产能量产线的建成及后续的投产,意味着中国高端光刻胶原料一直受制于国外的历史结束了,今后高端光刻胶的国产化将大大加快。

  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顺利建成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芯片、5G芯片等需求爆发,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增加,半导体光刻胶市场随之快速发展。据IC Insights统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亿美元,同比增长8%,市场空间广阔。

  针对国产化进程中“研发缺料、量产断供”的双重挑战,八亿时空创新性规划两条全自主设计的产线,以差异化定位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其一,高柔性研发中试线专为配合国内光刻胶厂商及科研机构“小量多品种”的研发迭代和中试验证需求而设计。该产线配置了精密反应与后处理系统,具备极高的生产柔性,能够快速切换不同配方和工艺,进行小批量、多批次的高品质树脂生产。

  该产线是加速国产光刻胶新品开发、缩短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进程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其二,高产能量产线主要针对已通过验证、进入稳定量产阶段的光刻胶产品对树脂的规模化需求。该产线专注于效率与稳定性,配置大型高效反应及精制系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高度集成与自动化控制,确保产品批次间的高度一致性。

  该产线为国产高端光刻胶的规模化应用和市场份额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材料保障。

  公司方面表示,高柔性研发中试线和高产能量产线整体设计产能达到百吨级,且均采用了八亿时空自主设计的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降低了人工操作误差,同时满足高端材料生产对洁净度和工艺稳定性的严苛要求。

  展望市场预期,赵雷表示,未来公司将依据市场情况逐步扩产能,投入建设更大规模的高端光刻胶树脂产线,计划未来五年具备年产200–300吨光刻胶树脂的生产能力,实现高端光刻胶树脂的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同时我们将持续投入研发,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以更优质、更可靠的国产高端材料,为中国芯的腾飞贡献核心力量。

  提升光刻胶树脂国产化率,保障供应链安全

  光刻胶作为芯片制造的“血液”,其性能高度依赖于核心组分——光刻胶树脂。

  长期以来,高端光刻胶树脂产业链被国外巨头严密控制,国产自给率不足10%,导致国内光刻胶企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据市场三方数据统计,光刻胶树脂成本占光刻胶总成本高达50%以上,直接决定光刻胶的分辨率与良率,是制约国产化率提升的最大瓶颈。

  据悉,八亿时空研发团队经过不懈探索,在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工艺控制、纯化技术等关键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成功开发出满足先进制程要求的高性能光刻胶树脂,性能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打破了国外巨头的长期垄断市场的局面,填补国产高端光刻胶树脂量产空白,攻克光刻胶上游原材料的“卡脖子”环节,为国产高端光刻胶的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八亿时空方面表示,公司建成的国内首条高端光刻胶树脂产线顺利投产后,其战略价值将远超单一技术突破。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会实现千万级别的收入规模。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规模超亿元。

  “随着高自动化柔性和量产双产线产能的逐步释放,高端光刻胶树脂的国产化率将从不足10%提升至可预期规模供应水准,不仅可以降低光刻胶综合成本20%以上,还将直接削弱国外企业的市场定价权;公司柔性产线填补国内专用中试平台空白,助力下游厂商极大缩短认证周期,推动国产光刻胶加速迭代。”公司方面解释称。

  与此同时,在保障供应链安全、构建产业链闭环方面,该公司年产百吨级光刻胶树脂产能,可满足高端半导体光刻胶的需求,支撑国产化率跨越式增长,缓解晶圆厂“断供”风险的同时,也为更大规模的国产光刻胶树脂产线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公司与国内光刻胶企业形成“树脂-光刻胶-晶圆厂”协同体系,助推全链条技术升级,响应国家大基金三期500亿材料专项投资导向。

  持续夯实主业,多元业务协同进入收获期

  八亿时空成立于2004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显示用液晶材料、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聚酰亚胺(PI)、光刻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

  近年来,公司持续在多条业务线上同时推进产能扩张与新产品研发,从显示材料向半导体材料、医药材料延伸,展现出战略布局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在液晶显示主业方面,公司持续巩固既有优势,在高性能电视、电脑显示器及车载液晶材料等多个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实现客户认证并顺利量产,有效解决残像、污渍等显示缺陷问题;高对比度电脑显示材料通过测试,具备后续规模供货条件;车载液晶材料方面已有两款产品实现销售,并通过多家客户测试。此外,公司还成功实现一家新客户量产,另有两家客户完成测试验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在扩产方面,公司多个重点建设项目迎来集中落地。位于浙江的上虞电子材料基地已全面结项,核心生产车间与配套设施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部分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该基地将承载未来电子材料的规模化量产,具备长期战略意义。

  医药领域方面,沧州基地的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项目也于年内顺利结项,开始试生产并逐步推动产能释放。沙库巴曲等重点项目完成中试,部分精神类药物中间体产品已在客户端完成验证,为后续订单放量打下基础。此外,公司新材料项目也取得阶段性突破,其产品纯度达到军工级标准,验证了公司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工艺实力。

  最新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归母净利润7660万元。进入2025年后,经过公司多措并举,积极调整经营状态,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25%,将迎来2025年的众多成果开花落地,并建立较深的技术护城河。

  对于公司Q1业绩增长,八亿时空表示,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景气度的全面提升。其中,液晶材料板块在全球市场需求平稳增长的背景下,带动公司在高对比度电脑显示、车载液晶材料等需求旺盛的多个品类领域销量增长,已实现多产品向头部客户批量供货,进一步夯实公司在高性能液晶显示材料领域的重要地位。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