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见的四大可靠性试验项目需要注意的试验要点
一、可靠性研制试验
通过对产品施加适当的环境应力、工作载荷,暴露产品中的潜在缺陷,来改进设计,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
试验要点
1、产品研制阶段应尽早开展可靠性研制试验,通过TAAF过程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2、可靠性研制试验是设计开发试验的组成部分,尽可能与其他研制试验结合进行。
3、可靠性研制试验可采用加速应力进行,诱发故障以识别薄弱环节,或验证设计余量。工程上常用的试验方法,如HALT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可以按照GB/T34986或GB/T29309进行。
4、可靠性研制试验的应力选择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工作载荷、薄弱环节、敏感应力等因素。
5、可靠性研制试验的时间选择应以有效激发故障为出发点。例如,产品在研制阶段常开展的可靠性摸底试验,一般测试时间为120h或者240h。对于小概率故障的激发,测试时间也可延长到受试产品最低寿命要求的20%~30%。
二、寿命试验
发现产品可能过早发生损耗的零部件,以确定影响产品寿命的根本原因和可能采取的纠正措施;验证产品在规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试验要点:
1、寿命试验适用于产品的研制早期和中期。
2、有寿命要求的产品整机及零部件,进行寿命试验。
3、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在不改变失效机理的条件下可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加速寿命试验一般在零部件级进行。加速寿命测试具体方法按照GB/T34986执行。
4、对于耐久性测试,主要考虑耗损性故障和可监测的性能退化指标。耐久性测试可采用任务加速的方式实施。耐久性测试宜确定测试环境条件、应力载荷、运行程序与剖面、性能监测指标等。例如,对工业机器人,运行程序应考虑机器人各关节的速度、加速度、行程等参数设置。一般地,速度设置为最大值,加速度设置为额定值,各关节行程不小于75%。可监测的性能退化指标有摩擦力、背隙、刚度、精度、功率、发热量等,精度类性能指标的选择按照GB/T12642执行。
5、寿命试验方案与结论宜进行评审确定。
三、可靠性验证试验
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验证试验的数据可用于产品可靠性评估工作,通常评估产品的MTBF值,给出产品MTBF值得置信下限。
试验要点:
1、对于有可靠性指标要求的电子电气产品,特别是任务关键的或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试验一般在第三方实验室进行。
2、可靠性验证试验尽可能在较高层次的模块上进行,以充分考核接口的实际情况,提高试验的真实性。
3、可靠性验证试验适合在产品量产前的阶段执行。
4、验证试验方案可以参见GB/T5080.7。
5、可靠性验证试验前和试验后进行评审。
四、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对受试产品施加规定的环境应力,来发现和剔除制造过程中的不良零部件、工艺缺陷等使用阶段的早期故障。
试验要点:
1、受试产品批量生产初期应进行环境应力筛选,在批量生产中、后期可根据批次数量及质量稳定情况进行全样或抽样筛选。
2、环境应力筛选可以在受试产品的任何装配级上进行。对大型系统应优先考虑在较低装配级上进行筛选。
3、受试产品的环境应力筛选,可参见IEC61163-2。对于产品零部件一般根据缺陷类型确定筛选应力。除温度循环和随机振动以外,其他应力也可以作为环境应力。
4、为了缩短筛选的时间,可采用HASS法,快速发现机器人使用阶段的早期缺陷。筛选程序可以按照GB/T32466 进行。
检测试验找彭工136-9109-3503。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