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人形机器人厂商花式“出圈”,谁是下一个“爆款”?
ht1973 | 2025-08-13 15:41:20    阅读:27   发布文章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25年成为行业变革的关键一年。一方面,北京亦庄发布的“具身智能十条”政策,通过技术攻关、数据流通、场景应用等多方面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官方支持;另一方面,市场端也呈现出蓬勃生机,以优必选、智元为代表的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量产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宇树科技、极智嘉等公司则纷纷启动上市进程,资本热潮涌动。

北京亦庄“十条”政策引领产业破局

8月9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正式发布《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该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精准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的核心在于支持多维度创新。在技术攻关方面,政策将通过揭榜挂帅、重大专项配套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大脑”“小脑”、机器人通用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在数据要素方面,亦庄将探索数据交易共享机制,推动具身智能数据开源开放,并每年发放1亿元“数据券”,引导企业采购数据集、数据接口及数据模型等数据产品,以加速数据流通与应用。

同时,政策以应用场景为牵引,计划通过“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逐步释放总价值近50亿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需求,其中人形机器人需求超千台。应用场景覆盖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等九大领域。为强化产业生态,亦庄还将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中试量产工厂,探索“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柔性生产模式,并提供技术转化、工艺改进等共性制造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政策中的八项支持措施均为全国首创,涵盖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等,旨在加快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作为北京机器人产业核心区,亦庄已集聚超300家相关企业,此次政策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在此地的创新突破与高质量发展。

资本逐浪:人形机器人量产竞赛和上市热潮启动

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加速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测,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每年翻番。他指出,当前行业的核心瓶颈并非数据缺乏,而是机器人大模型水平不足,未来2至5年,端到端具身智能AI模型将成为技术重心。

具体到关键企业的量产进展,优必选科技于2024年与比亚迪签订了亿元级订单,正式进入汽车制造产线。2025年,该公司继续拓展市场,成功中标总预算超9000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智元机器人则在2025年制定了3000至5000台的量产目标。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海外市场销量已突破千台,并于2025年7月底发布了起售价仅为3.99万元的“Unitree R1智能伙伴”,显著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特斯拉同样积极布局,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用于工厂测试,并计划于2026年将产量提升至5万至10万台。

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离不开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的成熟。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绿的谐波市场占有率已超40%;中大力德则凭借其在RV减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成为国产替代的主力军。此外,汇川技术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专用伺服方案的研发,而奥比中光则为优必选等企业提供3D视觉模组,为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核心供应链企业的技术突破,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乘着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东风,工业机器人行业也迎来新一轮上市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已有超12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密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极智嘉、斯坦德机器人、翼菲智能、宇树科技、乐动机器人、埃斯顿、云迹科技等多家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仓储物流、工业制造、服务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这表明机器人行业对资本市场的强烈需求,也反映了市场对机器人行业的高度关注。

其中,宇树科技于7月7日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宇树科技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其上市计划将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