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毫米波雷达:低空经济的"智慧之眼" ​
ADAS2025 | 2025-08-15 10:09:50    阅读:7   发布文章

政策东风起,低空经济迎爆发

2023年以来,"低空经济"迅速成为热词,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明确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推动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也分别在机场建设、城市数字化等领域推出配套措施。

各地争相布局,加快探索天空的"边界"。低空经济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四大领域,横跨航空、物流、农业、智慧城市等多个产业。其应用场景包括城市空中交通(UAM)、无人机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具有空间多维性、产业整合性、技术经济性的鲜明特征。

1.低空飞行安全挑战:传统雷达的局限

低空飞行(通常指3000米以下空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探测与避障问题。传统雷达受限于地球曲率、地杂波干扰等因素,难以有效识别低空小型目标(如无人机、eVTOL飞行器)。此外,低空环境复杂,建筑物、山脉、气象条件等都会影响探测精度。

2.毫米波雷达:低空经济的核心感知技术

毫米波雷达(24GHz/77GHz/79GHz)凭借高分辨率、强抗干扰能力、全天候工作等优势,成为低空经济的关键感知技术:

(1)精准探测微小目标

毫米波雷达波长更短(1-10mm),可探测RCS(雷达散射截面积)<0.01㎡的无人机或小型飞行器。

结合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提升角度分辨率和跟踪能力。

(2)抗干扰能力强

采用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有效抑制地杂波和天气干扰。

结合AI目标识别,可区分无人机、鸟类、风筝等目标,降低误报率。

(3)多场景适配

城市低空交通(UAM):部署于楼顶、路灯等设施,实现飞行器实时监控与避障。

无人机物流:用于精准起降、航线避障(如顺丰、京东的无人机配送系统)。

农业植保:辅助无人机在复杂地形中稳定飞行,避免碰撞。

3.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2024)》,中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元,其中低空感知(雷达、ADS-B、光电等)市场占比超15%。毫米波雷达作为核心感知设备,将在以下领域加速落地:

(1)智慧城市低空安防(如深圳、成都的"低空天网"系统)

(2)无人机交通管理(UTM)(民航局推动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监管平台)

(3)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导航(亿航、小鹏汇天等企业布局)

4.未来趋势:融合感知+智能化

未来,毫米波雷达将与激光雷达(LiDAR)、5G通信、北斗导航等技术融合,构建"雷达+通信+计算"一体化低空感知网络。同时,AI驱动的自适应雷达信号处理将进一步提升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识别能力。

低空经济的崛起,离不开毫米波雷达等核心技术的支撑。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技术不断突破,毫米波雷达将成为低空经济的"智慧之眼",助力中国抢占全球低空产业制高点。

技术支持:19168989294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