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面向未来的企业储能系统智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ACREL0LHP | 2025-08-15 14:09:10    阅读:0   发布文章

 安科瑞刘鸿鹏172一⑥⑨⑦②一5322
摘要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企业储能电站作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正迎来快速发展。储能柜能量管理系统作为其中的关键控制单元,在保障系统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收益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以安科瑞Acrel2000ES储能柜能量管理系统为例,探讨其在企业储能电站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实现方式。

一、背景与应用需求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价机制逐步完善,多数省市已实现峰谷电价差超过0.8元/kWh以上,推动工商业用户积极布局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作为用户侧储能的主力应用形式,涵盖了峰谷套利、需(容)量管理、应急备用、动态扩容和需求响应等场景。

 

工商业储能是用户侧储能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当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峰谷套利、需(容)量管理、应急备电、 动态增容及需求侧响应。

如何通过工商业储能设备实现上述功能及安全、可、靠  经济运行,显然已成为大多储能集成厂家关注的重点,而作为储能设备的“大脑”EMS也成为其中关键的一环, 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然而,储能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面临诸多挑战,例如:

设备接入复杂,通信协议多样;

策略控制需求差异大,需高度定制化;

系统运行需保障安全、稳定、经济

为此,集成一套可靠、智能、开放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成为实现企业储能价值的关键。

二、Acrel2000ES系统

储能能量管理系统Acrel-2000ES,专门针对设备供应商、储能集成商、电池商所生产的工商 业储能柜、储能集装箱研发的一款储能EMS。具有完善的储能监控与管理功能,涵盖了储能系统设备 (PCS、BMS、电表、消防、空调等)的详细信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  与分析、可视化监控、报警管理、统计报表等功能。在应用上支持能量调度,具备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需量控制、防逆流等控制功能。

监视屏+工控机=工业触摸屏电脑,形成Acrel-2000ES软件载体

 

2.1 组成架构

2.2 功能简介

系统接入能力强

系统支持接入如下设备:

PCS变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

储能计量表、防逆流表、负荷计量表;

消防系统、空调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辅助设备。

支持多协议(ModbusRTU/TCP、IEC101/103/104、CDT及私有协议)及多接口(RS485、LAN、4G选配)接入,适应多品牌设备集成需求。

 

控制策略智能灵活

Acrel2000ES具备以下核心策略功能:

削峰填谷:支持按日、周配置计划曲线,根据分时电价调度充放电;

需量控制:实时采集变压器负载,动态调整储能输出,避免超需;

动态扩容:监控变压器负载率,智能调节功率,辅助企业“虚拟增容”;

防逆流控制:监控逆功率数据,防止对公共电网反馈功率;

备用电源策略:支持离网运行模式,保障关键负载应急用电。

可视化与数据管理

系统配置工业触摸屏一体机,支持13.3\~17.3寸高分辨率界面。

人机交互界面包括:

实时设备状态监控(PCS、BMS、除湿机、消防、温控等);

历史曲线与报表(功率/SOC变化、月度充放电量与收益等);

异常事件记录与查询;

策略配置与调整界面。

后台数据库支持秒级采集、历史存储、事件分类、用户权限管理及通讯诊断等功能。

  

三、系统在企业储能电站中的价值

3.1 提升运营效率与收益

通过Acrel2000ES的计划曲线和需量管理功能,企业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动态响应电价波动,实现充放电调度,提升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3.2 强化安全性与运行保障

系统通过烟感、水浸、消防、温湿度监测与联动控制机制,提供运行保障。同时具备多级告警机制与故障响应功能,有效规避设备隐患。

3.3降低运维成本

通过远程控制、数据统计、策略预设等功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握,降低现场巡检频次,提升运维效率。

3.4提高系统集成兼容性

系统支持主流厂商PCS、BMS、计量仪表及辅控设备的统一接入,便于在企业已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柔性扩展与改造。

结语

储能已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能源灵活调配的重要手段,而Acrel2000ES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凭借其强大的接入能力、智能的策略控制、丰富的可视化界面及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为企业储能电站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储能市场的持续扩容,系统在多场景下的深化应用将进一步释放其智能潜能,为企业构建更安全的能源管理体系。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