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六类非屏蔽模块是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组件,属于六类增强型(Cat6A)非屏蔽双绞线(UTP)模块范畴。其核心特性、技术标准与应用场景如下:
一、核心特性
传输性能
速率与带宽:支持10Gbps传输速率,频宽达500MHz(六类模块为250MHz),可满足未来网络升级需求。
抗干扰能力:虽无屏蔽层,但通过优化线对绞距、采用补偿电路等技术,有效降低近端串扰(NEXT)和回波损耗,确保信号稳定性。
传输距离:支持长达100米的传输距离,适用于局域网、城域网等场景。
物理设计
结构紧凑:采用8P8C(RJ45)接口,支持90度或180度线缆走线,适配不同安装环境。
材料优质:模块主体多采用PC工程塑料(阻燃等级UL94V-0),触点为镀金铜合金,确保低接触电阻(≤20mΩ)和高绝缘阻抗(≥500MΩ)。
免工具安装:支持Snap-in卡接方式,可重复端接250次以上,插拔寿命≥750次,降低施工难度与成本。
兼容性与扩展性
向下兼容:可与五类、超五类模块混合使用,保护现有投资。
多接口支持:兼容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网络协议,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应用。
二、技术标准
国际标准:符合TIA/EIA 568B.2-10、ISO/IEC 11801:2002等规范,确保性能达标。
认证要求:通过Delta实验室等第三方认证,部分产品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检测,保障质量可靠性。
测试参数:近端串音余量超6.5dB,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严苛要求。
三、应用场景
企业网络:作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的核心连接组件,支撑高密度数据传输。
智能家居:为智能安防、多媒体娱乐系统提供稳定网络基础,满足多设备并发需求。
视频会议系统:保障高清视频与音频的实时传输,减少延迟与卡顿。
智能楼宇:实现楼宇自动化、安防监控、消防报警等系统的网络化控制与管理。
工业控制:在电磁环境相对简单的工厂环境中,替代屏蔽模块以降低成本。
四、与屏蔽模块的对比
五、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非屏蔽模块:若项目预算有限,且电磁环境简单(如普通办公楼、住宅),非屏蔽模块可平衡性能与成本。
考虑屏蔽模块:若网络对稳定性要求极高,且存在强电磁干扰(如靠近电机、高压设备),屏蔽模块更可靠。
关注品牌与认证:选择通过TIA/ISO认证、具备FLUKE测试报告的产品,确保长期稳定性。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