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零碳园区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光储充一体化场站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8702111910 | 2025-08-29 17:13:25    阅读:26   发布文章

核心定义与目标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零碳园区需通过规划、技术和管理手段,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 “近零” 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 “净零” 的条件。具体而言,其核心目标包括:


1

能源自平衡

      通过分布式光伏、风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能源自给率显著提升。例如,江苏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通过绿电直供专线,实现绿电消费占比超 85%;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配套 38.5 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年供绿电 9 亿千瓦时。


2

碳排放闭环

     通过碳捕捉、封存(CCUS)技术及生态碳汇(如植树造林)抵消剩余排放,最终实现净零。贵州、安徽等地的地方标准明确要求园区核算范围涵盖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及外购电力热力的碳排放


3

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工业固废资源化、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构建 “无废园区”。例如,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实现 95% 污水重复利用,年节约淡水 3400 万立方米。


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


1

能源系统重构

绿电直供

     通过独立配电网和物理可溯源技术,实现绿电从生产到消纳的闭环。例如,厦门象屿综保区通过 6 万平方米光伏板年发电 970 万度,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并余电上网。

多能互补

       结合储能、氢能等调节性资源,平抑新能源波动性。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可毫秒级预测发电量并匹配企业用电需求。

氢能应用

       通过电解槽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等技术,构建 “绿电 - 绿氢 - 绿电” 循环。嘉定安亭的零碳氢储示范项目,通过光伏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发电,年减排 1400 吨二氧化碳


2

产业低碳转型

淘汰落后产能

     对高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如江苏联鑫钢铁升级电炉,年消纳绿电 6 万千瓦时,减排 26 万吨。

培育绿色产业

      布局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如珠海华发产业园引入半导体、新能源企业,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 100%。

数字化管理

     通过能碳智慧平台实时监控能耗与碳排放,如扬州开发区的 “能碳大脑” 实现能源动态优化调度。


3

基础设施升级

绿色建筑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如厦门象屿综保区照明、散热设备全面升级为低能耗产品,码头设备电动化率 100%。

低碳交通

    建设充电桩、加氢站等设施,鼓励电动车辆替代。厦门象屿自贸城充电站日减排 12 吨二氧化碳。

智能微电网

    整合分布式能源与储能,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常州经开区试点园区通过光储充一体化场站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安科瑞零碳园区能源管理系统

图片图片


图片


2

相关硬件


图片图片图片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