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虫情设备:现代农业的“智慧之眼”与生态守护者
物联小学生 | 2025-09-01 11:50:07    阅读:133   发布文章

【型号推荐:仁科虫情测报仪(KH-CQ),工业级品质,精准可靠】在传统农业模式下,病虫害防治长期依赖人工巡查与经验判断,但受限于人力覆盖范围有限、夜间监测盲区大等问题,往往错过适合的防治窗口期,导致病虫害蔓延成灾。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光谱分析技术的深度融合,新一代虫情设备凭借其智能化、准确化、全天候的监测能力,正成为破解农业病虫害测报难题的“关键钥匙”,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重要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技术跃迁

传统监测方式存在三大痛点:一是效率低下,人工巡查需耗费大量时间,且难以覆盖大规模农田;二是数据滞后,肉眼识别虫害需等害虫达到一定密度,此时防治已错过适合的时机;三是精度不足,夜间活动害虫(如地老虎、蝼蛄)常因监测盲区被忽视。而现代虫情设备通过集成多种核心技术,实现了监测能力的突破:

智能诱虫与光控技术:利用害虫趋光性,结合特定波长光源准确诱捕目标虫种,光控系统可自动感知昼夜变化,夜间启动监测,白天进入待机模式,避免无效能耗。

高效虫体处理:上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可快速致死害虫,致死率超98%,且虫体完整率不低于95%,为后续分析提供完整样本。

AI图像识别与云平台联动: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虫体图像,上传至云平台后,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害虫种类、数量及发育阶段,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

 

应用价值:重塑农业病虫害管理范式

省时省力,降本增效
一台虫情设备可覆盖百亩农田,代替3-5名人工巡查员,且实现24小时无间断监测。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看虫情报告,减少田间往返次数,将更多精力投入田间管理,综合人力成本降低60%以上。

 

生态友好,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早期监测与准确防治,虫情设备有效避免了“盲目用药”导致的农药残留与土壤污染。在果树种植区,系统可识别天敌昆虫(如瓢虫)与害虫的数量,指导农户采用生物防治手段,维护生态平衡。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虫情设备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标杆,更是保障粮食安全、践行绿色发展的“隐形卫士”。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