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型号推荐:仁科虫情测报仪(KH-CQ),工业级品质,精准可靠】在农业生产中,害虫防治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虫情监测系统凭借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准确操作,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防治害虫方式,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
第一步:智能诱虫,准确捕捉
虫情监测系统利用光控技术开启智能诱虫模式。晚上自动开机检测,白天自动关灯待机,且夜间工作不受瞬间强光干扰。它采用黑光灯诱虫原理,20W黑光灯管发出主波长为365nm的光线,这种特定波长的光对害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某蔬菜种植基地的试验中,安装虫情监测系统后,夜间开启黑光灯,相比传统诱虫方式,诱捕到的害虫数量增加了40%。害虫在光线的诱惑下,飞向光源,撞击屏互成120度角的设计,使害虫更易落入集虫箱,提高了诱捕效率。
第二步:高效处理,完整留存
落入集虫箱的害虫,会被送入上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远红外加热技术能快速、高效地处理害虫,致死率不低于98%,同时虫体的完整率不小于95%。这一步较为重要,完整的虫体为后续的准确识别和分析提供了可靠样本。在某果园的长期监测中,经过处理仓处理的虫体,在后续分析中识别准确率高达97%,为准确防治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三步:清晰成像,准确识别
处理后的虫体均匀洒落平铺在传送带上,传送带不仅将所有诱集的昆虫虫体准确送至高清摄像装置拍摄区域内,还会对虫体进行震动分散平整处理,保证每个昆虫虫体特征都被清楚拍摄。摄像头实时采集传送带上的虫子情况,所拍摄图像清晰度能够达到人工识别昆虫种类的要求。在某水稻种植区,通过高清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技术人员准确识别出了稻飞虱、二化螟等多种害虫,识别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四步:数据上传,智能分析
虫情监测系统通过4G或者网口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准确识别害虫种类以及数量。在某大型农业园区,引入虫情监测系统后,害虫种类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数量统计误差控制在5%以内。同时,数据共享功能让用户可查看设备拍摄的虫情图片,图片包含设备所在区域、设备名称、采样时间、害虫数量等信息。还能查看指定时间段内区域害虫统计状况和设备的害虫数量变化趋势等,为科学防治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虫情监测系统通过这四步准确科学的操作,实现了对害虫的有效防治,使农业生产中的害虫损失降低了30%-50%,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