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
物联小学生 | 2025-09-16 12:10:03    阅读:52   发布文章

【型号推荐:仁科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KH-CQ),工业级品质,精准可靠】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毫米级趋光性害虫的隐蔽性与爆发性危害是制约作物健康生长的难题。传统监测手段依赖人工巡查与经验判断,存在效率低、数据滞后、误判率高等痛点,难以应对微小虫体的准确防控需求。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以“准确感知—智能分析—科学决策”为核心逻辑,通过光控诱虫、AI识别等技术创新,构建起全链条智能监测体系,为农业虫害管理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

600-400-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仁科测控.jpg

光控诱虫:准确捕捉目标害虫

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的诱虫环节融合了光控技术与结构优化设计。系统采用专一诱虫光谱技术,通过动态调控特定波长光线,模拟趋光性害虫的视觉偏好,形成高效吸引场域。夜间自动开启的诱虫光源可穿透作物冠层,吸引稻飞虱、叶蝉等毫米级害虫定向聚集;白天则自动进入待机模式,降低能耗的同时避免环境光干扰。其特殊定制的进虫口结构堪称“智能筛网”,可过滤90%以上的大型昆虫及杂物,保障目标害虫捕获纯度。这种“准确吸引+智能过滤”的双重机制,使系统在复杂田间环境中仍能保持高效、稳定的诱虫性能。

AI识别:智能统计虫情数据

智能识别与统计环节是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的“智慧大脑”。系统通过4G网络将采集的图像实时上传至云平台,依托深度学习算法与百万级虫体图像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实现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20余种趋光性害虫的准确分类。

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通过光控诱虫、AI识别三大技术模块的协同创新,实现了对毫米级趋光性害虫的“早发现、早统计”。其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运行模式与农业云平台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虫情监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更推动了农业虫害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范式转变。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这一系统必将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