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又称为能量采集,对于物联网这种设备数量庞大的领域来说,其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备受看好。它不仅能显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还能实现无电池设计方案。因此,在物联网行业中,能量收集被视为推动新兴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与其他领域相比,物联网领域的能量收集技术对方案体积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具体设计中,通常会将 MCU 与专用能量收集 IC 相结合,并配合低功耗、高精度的电源管理 IC,以实现完整的功能。
能量收集的精准充电
当前,物联网用主要依靠有线电源和电池供电,部署后存在维护困难、寿命受限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将采用能量收集解决方案。
能量收集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让物联网应用在无需布线、无需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实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持续续航。
从能量类型来看,物联网能量收集方案的来源主要包括光能、射频(RF)能量、温差能量(TEG)以及机械能等。电源管理 IC 会将这些能量高效地转换为稳定电压,或为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元件充电,这正是能量收集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能量收集目前已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工业设备、楼宇自动化、智能电网、农业、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不过,由于能量收集依赖自然环境,其发电效率低、输出不稳定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现阶段大多与电池系统搭配使用。
对于光能这类发展相对成熟的应用,能量收集技术通常与二次电池结合使用,系统的典型结构包括收集、调节和储存三个环节。能量收集器从能量源获取能量并输出电能,然后由电源管理 IC 调节输入电压以匹配负载需求,最后将能量储存在二次电池中。
在这一结构中,电源管理 IC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能量收集器与储能电池。同时,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收集效率。
MF9006 是一款集成电量管理、充放电管理、储能器件管理等功能的微光收集管理充电芯片。它能够在低至 400mV 电压和 15μW 功率的条件下实现冷启动,启动后可从太阳能电池板等光能转换装置获取直流电,为可充电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充电,并通过两个 LDO 稳压器为不同负载提供稳定工作电压。其主要特性包括:
超低功率启动:400mV 输入电压和 15μW 输入功率下可冷启动;
升压调节器:可通过管脚配置 MPPT(70%、75%、85% 或 90%),每 5 秒检测一次开路电压;启动后输入电压范围 150mV~5V;
低电压 LDO 输出:最大负载电流 20mA,输出电压 1.2V/1.8V 可选,可通过管脚开关控制;
高电压 LDO 输出:最大负载电流 80mA,输出电压 1.8V~4.2V 可选 / 可调,可通过管脚开关控制;
电池管理:可配置对可充电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的过充、过放保护参数;电池耗尽提示;LDO 可用提示;
电池切换:储能电池耗尽时自动切换到一次电池;储能电池恢复后自动切回;
超低关机功耗:关机状态下总功耗仅 580nA。
为什么说能量收集是物联网的未来?
物联网能量收集系统与低功耗物联网应用方案密切相关。过去,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并减少电池更换次数,一些物联网设备往往会限制带宽和数据上传频率,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或低功耗模式。但随着能量收集技术的成熟,物联网设备可根据环境变化灵活用电,在保证寿命和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丰富了物联网方案的功能。
根据 IDTechEx 研究,能量收集市场规模将从 2017 年的 4 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26 亿美元。在物联网持续关注低功耗的趋势下,加上能量收集的能量源和技术日益丰富成熟,“低功耗 + 能量收集” 的技术组合将惠及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应用。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