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科瑞刘鸿鹏172一6972一5322
引言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我国正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低碳园区的建设。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印发了《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明确提出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打造一批自治区级零碳园区。与此同时,安科瑞电气基于多年在能效管理与用电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出了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EMS3.0,为园区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政策背景中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后,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园区经济在地方经济与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减碳工作的关键环节。内蒙古自治区于 2025 年发布的《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与示范工程,建设一批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方案》提出零碳园区建设要坚持“宽进严出”,以新能源为主导,推动绿电直供、绿氢耦合和智能配电网建设,并设置了明确的碳排放指标:园区单位能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至0.4–0.6吨/吨标准煤。通过高标准指标体系和示范推广,内蒙古计划建立一批具备产业基础、能源禀赋和减碳潜力的零碳园区。
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安科瑞EMS3.0平台作为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为园区提供了能源监测、负荷预测、资源调度、设备监控、碳管理等功能。本文重点分析EMS3.0的关键能力与内蒙古“零碳园区方案”的目标在何种方面高度契合,并指出在推广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内蒙古零碳园区方案关键内容根据公开资料,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建设阶段安排
2025年:启动申报遴选,确定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培育名单。鼓励先行试点,分类建设。
2028年:建设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开展评估与推广示范。
2030年:深入实践,总结经验,扩大试点,形成标准规范。
核心与引导性指标
核心指标:园区单位能耗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降至0.40.6吨/吨标准煤。
引导性指标:涵盖园区绿电占比、储能容量与调度能力、柔性负荷管理能力、能效改造进度、碳汇与碳捕捉利用等多个维度。
重点建设内容
建设零碳园区电网系统,增强配电网灵活性与承载能力。
加强绿电(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供给与消纳(包括“绿电直供”模式)。
强化储能与柔性负荷管理,释放需求侧可调节潜能。
园区节能降碳改造、园区基础设施升级、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碳捕集利用和碳汇开发等。
建设绿色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增强涉碳服务能力,参与标准规范制度制定。
EMS3.0平台的技术优势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统,用于监测、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以减少浪费。
基于公开资料,EMS3.0的关键功能与技术优势可以归纳如下:
能源监测与实时数据采集
平台能对园区内各种能源设备(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充电桩、负荷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电压、电流、SOC(电池状态)、发电/用电量、设备状态等。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与硬件接口,实现对设备的实时感知。
预测与优化调度
包括负荷预测、发电预测(例如光伏)、策略调度(什么时候使用储能、什么时候启动可控负荷、什么时候导入外部电力),以及削峰填谷。在成本、电网约束、碳排放的多重目标下进行优化。
资源协同与多种能源互补
平台支持光伏+储能+充电设施+可控负荷等多种能源资源之间的协同管理,协调它们之间的能量流与时间分配,以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并减少对高碳电力的依赖。
碳排放/碳资产管理
平台能够统计、监测园区内的碳排放,进行月/年同环比分析,并生成相关报表。可能支持Scope1/2/3排放核算以及与ISO标准对接。
安全与运维管理
包括设备故障告警、电能质量监控、电气安全、消防联动、绝缘监测、防孤岛保护等功能,确保能源系统在高度集成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可视化与报告功能
提供大屏/多终端展示(PC、Pad、手机等)、能源流向图、报表统计、历史数据分析以及运维视图等。
结合内蒙古零碳园区的建设目标,EMS3.0平台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在园区能源侧,通过光储充一体化管理,大限度提升绿电自发自用比例,减少外部高碳电力消耗。
在用能侧,实现负荷预测与能耗管控,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能耗双控”考核压力。
在市场侧,通过虚拟电厂机制聚合园区分布式电源,参与电网调节与电力交易,既支撑电网稳定,又为园区带来经济回报。
结论内蒙古《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的发布,为我国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清晰路径。而安科瑞EMS3.0智慧能源平台,则通过能源管理与微电网优化技术,为园区绿色低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推动零碳园区在内蒙古落地示范,还为全国范围的低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