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型号推荐:仁科水文监测系统(RS-RADN),工业级品质,精准可靠】
在水资源调度与防灾减灾中,水文数据的准确、及时尤为重要。过去依赖人工观测水位,不仅效率低,还存在数据滞后风险。如今,水文监测系统凭借先进技术,成为水资源管理的“智慧眼睛”。

长江中游的金沙河水库承担着周边3个县市的灌溉和防洪任务。未引入水文监测系统前,工作人员需每日3次到现场测量水位,遇到暴雨天气,往返耗时超2小时,数据误差常达5厘米。引入系统后,情况大幅改善。水文监测系统通过4G通信设备实时传输至远端监控平台。去年7月,当地遭遇强降雨,水文监测系统监测到水库水位每小时上涨0.3米,数据实时同步至市县两级水利部门,为提前开闸泄洪争取了4小时准备时间,避免了下游农田被淹。

在水资源调度方面,水文监测系统同样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实时监测水库水位变化,平台可精准计算蓄水量。今年春季,周边地区出现干旱,水文监测系统显示水库水位虽处于正常范围,但较往年同期偏低1.2米。水利部门依据这一数据,及时调整灌溉方案,将每日灌溉时长从8小时缩减至6小时,既保障了农田基本用水,又避免了水库水位过度下降,保障水库顺利度过干旱期,灌溉面积达12万亩,较去年同期未减少。

此外,水文监测系统的超限预警功能为安全再加码。工作人员预设水库汛限水位为145米,当水位接近144.5米时,水文监测系统会自动通过短信、平台弹窗向相关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去年汛期,水文监测系统先后发出3次预警,每次响应时间不足1分钟,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水库水位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工干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全程自动化,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约6万元。
水文监测系统的应用,让水资源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为保障用水安全和防灾减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