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型号推荐:仁科水位监测站(RS-RADN),工业级品质,精准可靠】
在流域防汛抗旱与水资源管理中,水位监测站凭借精准监测、及时预警的能力,成为守护群众安全、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设施,为水域管理筑起坚实 “智能防线”。
水位监测站的核心作用是实时追踪水位变化,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去年汛期,淮河支流的水位监测站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站通过智能传感器每 3 分钟采集一次水位数据,精度达 ±0.01 米。当流域遭遇强降雨时,监测站实时捕捉到水位从 11.2 米快速攀升至 14.8 米(警戒水位 14.5 米),数据及时传输至防汛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依据数据提前 3 小时启动防汛预案,组织沿岸群众转移,最终使受灾面积减少 70%,避免经济损失超 300 万元。而在干旱季节,该监测站记录的水位数据,也为下游农田灌溉调度提供依据,助力当地粮食减产幅度控制在 5% 以内。
当水位突破安全阈值时,水位监测站的自动预警功能能快速响应。长江上游段水位监测站设定的紧急预警水位为 18.3 米,今年 7 月,该站监测到水位达到 18.4 米时,系统在 10 秒内触发预警,通过短信、平台推送等方式,向流域管理局、沿岸乡镇等 20 余个单位及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相关部门接到通知后,1 小时内完成防汛物资调配与人员部署,有效遏制了险情扩大。据统计,该预警功能使应急响应时间缩短 60%,提升了灾害应对效率。
在数据传输与供电保障上,水位监测站同样表现出色。云南永仁县山区河道的水位监测站,通过 4G 通信设备将水位数据传输至远端平台,即便在山区信号较弱区域,数据传输成功率仍保持 99.2%。同时,该水位监测站采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配备 200Ah 储能电池,在连续 10 天阴天的情况下,仍能稳定供电,供电保障率达 100%,彻底解决了野外监测点供电难题,确保水位监测全天候不间断。
从实时监测到自动预警,从稳定传感到持续供电,水位监测站以全方位的性能,成为水域安全管理的 “得力助手”,为流域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驾护航。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