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通用嵌入式软件产品第三方测评服务
quanminjiance | 2025-10-09 11:10:47    阅读:24   发布文章

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问题。检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软件测评服务项目

功能性:功能完整性、正确性、边界条件、异常处理等;

性能效率:并发、负载、压力、稳定性、资源占用、响应时间、吞吐量;

信息安全性:漏洞扫描、渗透测试、代码审计、数据保护能力;

兼容性:操作系统、浏览器、数据库、中间件、硬件平台、外设适配;

易用性:人机交互、易学性、操作一致性、用户满意度;

可靠性:容错、恢复、成熟性等;

可移植性:安装部署便捷性、配置灵活性、跨平台能力;

可维护性:模块化、日志规范、故障定位、升级扩展便利性等。

软件测评检测标准

GB/T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ISO/IEC25051:2014《软件工程 系统和软件质量要求与评价(SQuaRE) 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评需遵循 “计划性、系统性、可追溯性” 原则,典型流程分为测评准备、测评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测试总结6 个阶段。

1、测评准备。明确测评范围、目标和资源,避免测试遗漏或资源浪费。根据需求文档(如用户需求说明书、软件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如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与需求方(如甲方、开发团队)确认测评范围(如仅测核心功能,还是含性能 / 安全)、验收标准(如缺陷等级定义、通过率要求),同时组建测评团队(划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角色),准备测试环境(硬件、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和工具(如功能测试工具 Postman、性能测试工具 JMeter)。

2、测评计划。输出正式的测评计划,作为后续测试的 “行动指南”。明确测评对象(如软件版本、模块)、测评类型(功能 / 性能 / 安全 / 兼容性等)、制定时间计划、定义风险与应对方案。

3、测试用例设计。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测试步骤,确保测试覆盖全面。工作内容包括基于需求文档,采用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场景法”“错误推测法” 等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包含 “用例编号、测试模块、测试目的、前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优先级” 等要素),最后组织用例评审(开发、产品、测试三方参与),修正遗漏或错误的用例。

4、测试环境搭建。构建与 “生产环境一致或等效” 的测试环境,避免环境差异导致的测试偏差。工作内容包括搭建硬件环境(如服务器配置、客户端设备)、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版本)、网络环境(带宽、延迟、并发数模拟)、准备测试数据(需注意数据隐私保护,避免使用真实用户数据)、验证环境可用性(如数据库连接正常、接口可访问、功能模块可启动)。

5、测试执行。按照测试用例逐步执行,记录实际结果与缺陷。按优先级执行用例,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记录缺陷(需包含 “缺陷编号、模块、标题、复现步骤、实际结果、预期结果、缺陷等级(致命 / 严重 / 一般 / 轻微)、附件(截图 / 日志)”);提交缺陷至管理工具(如 JIRA、禅道),并跟踪缺陷修复进度(开发修复后,测试需 “回归测试” 验证是否解决);执行 “回归测试”(修复缺陷后,验证原缺陷是否解决,且未引入新缺陷)和 “冒烟测试”(版本更新后,快速验证核心功能是否可用,避免无效测试)。

6、测试总结。汇总测试结果,输出客观的测评报告,为产品决策提供依据。工作内容包括统计测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如未修复的缺陷影响、软件是否满足验收标准)、撰写测评报告(含测试概述、测试范围、测试结果、缺陷分析、风险提示、结论建议);最后提交报告给需求方,必要时组织报告评审,解答疑问。

检测试验找彭工136-9109-3503。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实验室彭工:136-9109-3503 提供可靠性、电磁兼容、防护等级、高低温、湿热、振动、冲击、盐雾、环境适应性等试验,测试服务,第三方检测机构已获得国家级CNAS/CMA资质认可实验室,北京检测实验室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