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微电子制造、光刻技术、航空航天等高端工业领域,精度是决定产品成败的核心关键。毫米以下的精度偏差往往意味着整批产品的报废、设备停机甚至项目延期。
行业痛点
传统位置反馈设备如钢带尺或玻璃光栅,受限于材料热膨胀、安装误差和环境干扰,已难以满足当前超精密加工对稳定性、分辨率与抗干扰能力的高要求:
一是测量精度无法满足纳米级加工需求,导致产品良率骤降;
二是测量设备与生产环境适配性差,主机散热、安装空间限制影响测量稳定性;
三是多自由度测量场景下,传统设备难以兼顾效率与精度,拖慢生产节奏。
这些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影响良品率、生产效率和设备可靠性的系统性挑战,而光纤激光尺,正是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而生的高精度测量解决方案。
光纤激光尺:系统级精度解决方案
PLR3000光纤激光尺基于激光干涉原理,将氦氖激光通过保偏光纤传输至干涉探头,稳频精度最高可达0.02ppm——这意味着在1米的测量距离中,频率波动误差仅0.02微米,远优于传统测量工具。实现了非接触、高分辨率、多通道的位置反馈。同时,其线性测量精度达0.2~0.5ppm,以0.2ppm的PLR3200 PRO型号为例,测量4米量程时最大误差仅0.8微米,满足芯片光刻中对晶圆定位的纳米级精度要求。
更关键的是,设备采用激光发射装置与干涉探头分离设计,通过3米铠装光纤连接,既能将主机远离产线热源,避免温度变化对测量通路的干扰,又能灵活适配狭小安装空间,最大程度降低阿贝误差,解决了“精度与环境适配”的两难问题。

但其核心价值不在于测量,而在于构建稳定可靠的位置基准系统。
关键技术优势
1、0.02ppm稳频精度:从源头上杜绝频率漂移,确保长期稳定性;
2、10nm分辨率:支持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运动控制;
3、多探头配置:支持角锥棱镜、平面镜、差分干涉等多种光学结构,适应反射镜、线性轴、旋转台等不同场景;
4、环境补偿单元:实时监测温湿度、气压,自动修正空气折射率影响,保证测量数据真实可靠;
5、主机与探头分离设计:通过铠装光纤连接,可将激光器远离热源与振动源,减少系统干扰。
典型应用场景与方案价值
场景一:光刻机工作台多自由度定位
三轴同步输出,配合差分干涉仪,可实现工作台的纳米级闭环控制,提升套刻精度与设备吞吐量。
场景二:精密机床刀补与反馈控制
通过安装平面镜干涉仪,实时反馈刀头位置,结合环境补偿功能,即使在车间温波动大的环境下也能保持±0.5ppm的线性精度。
场景三:航空航天领域
大型构件加工时需兼顾长距离与多自由度测量,选择角锥棱镜干涉探头(最大量程4m,最大速度2m/s),配合一体化环境补偿单元,可自动监测温度、气压、湿度并实时修正激光折射率,即使在车间环境波动下,也能保证测量准确性
随着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测量技术也需同步升级。光纤激光尺不仅能满足当前纳米级测量需求,还具备可拓展性——PLR3000量程可突破4m,分辨率可通过外部拓展进一步提升,为未来更高精度的制造场景预留空间。同时,其多通道输出与定制化探头设计,能与自动化产线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测量-反馈-调整”的闭环控制,推动制造过程向智能化转型。对于正面临精度瓶颈的制造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是突破发展的关键一步。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