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智能能源管理+碳排放监控,EMS3.0助力企业绿色升级
ACREL0LHP | 2025-10-11 09:41:56    阅读:8   发布文章

安科瑞刘鸿鹏172一6972一5322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工业园区和企业园区,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域,成为“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战场。

为了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促进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越来越多的园区开始探索智能化、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安科瑞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正凭借其强大的能源管理能力,成为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和企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动力。

双碳政策驱动绿色转型 

自《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全球范围内对环保的关注愈发增强,而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环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碳达峰:到2030年,控制碳排放总量,争取达峰。

碳中和:到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随着政策法规逐步落地,许多工业园区和企业开始面临能耗、碳排放、资源循环等方面的压力。如何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并提升经济效益,成为园区和企业的紧迫任务。

 .png

安科瑞EMS3.0平台:智能化赋能绿色转型

在此背景下,安科瑞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凭借其智能化、数字化的优势,帮助园区实现能源管理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双碳”目标实现的“加速器”。

7.jpg

核心优势一:能源智能化管理

一体化协调控制:EMS3.0整合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能源设备,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通过削峰填谷、柔性扩容等功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并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

8.png

需求响应与碳排控制:平台支持基于电价和激励政策的需求响应,帮助企业调节用电负荷,同时提供碳排放监测、统计与报告,协助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获得碳积分收益。

 

核心优势二:多元数据与优化调度

智能化数据分析与调度:借助大数据与AI算法,EMS3.0对园区内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通过多时间尺度的功率预测,优化电力调度,降低运行成本并确保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6.png

优化运营与维护:平台提供设备的智能运维管理,减少人工巡检,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通过故障预警减少停机时间,降低园区的运维成本。

 

核心优势三:助力政策合规与绿色发展

碳中和路径支持:通过碳排放数据管理与分析,EMS3.0帮助园区和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并参与碳交易市场,获得绿色收益。平台能为企业提供符合政策的碳排放报告,确保企业在环保政策下合规运营。

7.png

政策导向的优化方案: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低碳激励政策,EMS3.0平台的优化调度与智能管理能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推动企业向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系统界面

系统总览

“源网荷储”等全量运行数据,存储展示、状态检测、运行告警。

直观展示微电网系统电量、碳排、成本、设备运行等各类数据。

实时呈现微电网电力数据流向和设备安全情况。

6.jpg

微电网运行监测

支持电站拓扑、光储充监控、环境监控、策略执行、收益结算、态势感知等。

0.jpg

碳排管理

企业、部门、区域碳排监控;碳排统计、同环比分析;支持月、年碳排报表;碳盘查报告

6.jpg

虚拟电厂

聚合微电网内光伏、储能、充电桩及空调柔性负荷;以单一虚拟电厂子站与独立电力户号接入上层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平台;充分发挥微电网灵活资源的调节能力,赋能能源资产未来持续增值, 实现整体收益大化。

5.png

绿色转型带来的价值

降低用能成本:通过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的协同,企业能够减少外购电量,同时利用储能进行峰谷电价套利,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绿色低碳发展,企业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

促进政策合规与绿色收益:EMS3.0帮助企业监控碳排放,助力园区和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进一步实现绿色收益。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多种能源互补与智能调度技术不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实现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调度。

结语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园区和企业转型已势在必行。安科瑞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为零碳园区和企业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双碳”政策下实现绿色低碳目标,并通过调度、智能运维等手段提升经济效益。

借助安科瑞EMS3.0平台,零碳园区不仅能有效降低碳排放,还能在环保政策的框架下实现绿色转型与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更多园区和企业的引入,EMS3.0将成为推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