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小雷达,大智慧:城市防涝系统的“神经末梢”
jiweiauto | 2025-10-11 15:27:31    阅读:10   发布文章

一、暴雨中的“黑匣子”

2024年7月广州白云区,一场特大暴雨在凌晨2点突袭。 以往这类雨情,排水部门往往“靠经验”调度——直到路面积水报警、车辆被困。 但今年不同:在全区51个窨井和泵站内,部署的JWrada-22雷达水位计成为“神经末梢”,每台设备实时上传水位数据,系统自动判定风险级别。 当第8号井液位超过红线时,系统自动向应急值班室推送“高液位预警”,并联动附近泵站提前启动抽排。


二、为什么雷达水位计更适合“井下”

  • 空间狭小:80GHz雷达波束角小,可精准聚焦在液面;
  • 无惧蒸汽与污气:不受温度和空气密度变化影响;
  • 免维护:无接触测量,不怕淤泥与腐蚀;
  • 小体积设计:才不到8公分大小,安装在直径不到400mm的井口仍绰绰有余。

三、回波智能算法:让误报消失 

窨井环境复杂:井壁、梯子、反光面、浮渣都会产生假回波。 JWrada-22通过回波学习算法自动识别主回波层,多层分离与动态追踪使其能长期稳定运行。 在广州项目中,连续两个月曲线无“跳变”现象,报警准确率达到99.3%。


四、实际部署案例

  • 布点方案:每个井口1台雷达水位计 + 1套太阳能供电模块 + NB-IoT通信单元;
  • 报警策略:设高液位、极高液位两级预警;
  • 数据联动:液位升至阈值后触发泵站启泵、路段禁行标志点亮;
  • 运维机制:云端巡检与自动固件升级。

五、数据改变决策 

过去人工巡查排水口一次需4小时,如今在大屏上即可查看每个井点实时状态。 暴雨当天,共触发高液位报警42次,其中36次被提前处置,道路积水深度平均减少10厘米。 城市管理中心的负责人感慨:“雷达水位计成了‘防涝神经末梢’,提前20分钟发现问题,能救一整条街。”


结语 

城市防涝的未来,不在于更大的泵,而在于更聪明的“眼睛”。 JWrada-22用毫米波雷达和算法智能,让防汛调度从“反应”变为“预测”。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