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场效应晶体管(FET)是一种以电场控制导电通道的半导体器件,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MOSFET因其高输入阻抗、低功耗和良好的开关性能,成为现代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
一、MOSFET结构简介
MOSFET由四个端子组成:栅极(G)、漏极(D)、源极(S)和基区(通常与源极接地,称为体Bulk)。其基本结构包括:
半导体衬底(通常为P型或N型硅)
源极和漏极的掺杂区
金属或多晶硅栅极
栅极与半导体间的绝缘层(通常是二氧化硅SiO₂)
栅极通过绝缘层与半导体表面隔离,形成电容结构。
二、工作原理
MOSFET的导通是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在衬底表面产生电导通道实现的。其工作分为三个区间:
截止区
栅极电压低于某一阈值电压时,导电通道未形成,器件不导电。
线性区(又称增强区)
栅极电压超过阈值,导电通道形成,器件导通,漏极电流和漏源电压呈线性关系。
饱和区
随着漏源电压升高,漏极电流趋于饱和,器件进入开关饱和状态,可用作放大器。
三、主要类型
1. 增强型 MOSFET
无通道型,正常栅极电压为零时不导通,通过加正(N沟道)或负(P沟道)电压形成导电通道,是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2. 耗尽型 MOSFET
本身有导电通道,栅极电压控制通道的增强或耗尽,使用较少。
3. 按极性分类
N沟道 MOSFET:导电载流子为电子,载流速度快,适合高速开关。
P沟道 MOSFET:导电载流子为空穴,相对较慢,通常与NMOS配合使用。
四、关键参数
阈值电压:开启导电通道所需的最小栅源电压。
漏源电阻:导通状态下器件内部的电阻,越小越好。
最大漏极电压:器件能承受的最高漏极电压。
最大漏极电流:器件能够承载的最大漏极电流。
输入电容:影响开关速度的重要参数,较小的输入电容有利于高速开关。
功耗与热阻:影响器件可靠性的因素。
五、MOSFET的应用
MOSFET广泛应用于:
开关电源
功率放大器
数字逻辑电路(CMOS技术)
电机驱动
射频电路等
其低开关损耗和高效率优势,使其成为功率电子的重要器件。
总结来说,MOSFET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凭借其高输入阻抗、快速开关性能和易于集成等优势,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