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仪表接地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T3081-2019)明确要求:在爆炸危险环境下,非本安型仪表的外壳必须进行保护接地,以防止静电积聚或故障电流引发危险事故。
然而,现场施工往往面临实际困难:大部分仪表分散安装,无法做到每台仪表的接地线都单独引至接地扁铁。那么,如何在保证安全与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合理的接地?
一、规范依据与工程常见做法
规范 4.1.7 条 提出:
非本安仪表外壳可就近接地,方式包括接入接地网、金属电缆槽、金属保护管、金属支架、平台等金属构架。

在工程实践中,常见做法是:
利用 仪表穿线管(镀锌管) 作为接地路径;
将仪表端接地线固定在穿线管上;
穿线管另一端再与随桥架敷设的接地扁铁可靠连接。
这种方式既符合规范,又便于大规模施工。
二、实施细节与注意事项
1.接地连接方式
2.接地导线选型
3.确保电气连续性
4.接地扁铁连接规范
三、工程优化建议
统一施工工艺
在项目实施阶段,制定统一的接地施工规范,避免因不同施工人员操作差异导致质量不一致。
加强防腐与标识
接地点应做 防腐涂层,并设置 明显标识,便于后续维护巡检。
严格测试与记录
工程完工后,应对接地电阻、电气连续性进行检测,并形成完整的测试记录,确保系统长期可靠。
总结
在爆炸危险环境下,仪表接地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利用镀锌穿线管、桥架接地扁铁等金属构件,并结合专用接地卡、跨接线措施和标准化施工工艺,完全可以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实现分散仪表的安全接地。
对于设计与施工人员而言,落实细节就是守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