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配网行波故障预警与定位装置的设计特点——信号采集与算法优化
江苏宇拓电力 | 2025-10-30 16:53:07    阅读:27   发布文章

配网行波故障预警与定位装置作为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其设计需充分结合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运行环境多变等实际特点,通过多维度技术创新实现对故障的快速感知与精准定位。以下从信号采集、算法优化、硬件架构、功能集成及环境适应性五个方面,阐述装置的核心设计特点。

22710.jpg一、宽频带高精度信号采集设计

装置采用宽频带信号采集模块,可覆盖从工频到数MHz的行波信号频段,确保在故障发生瞬间捕捉到包含故障特征的暂态行波信号。采集单元选用高性能模数转换芯片,采样率可达100MHz以上,分辨率不低于16位,能够有效还原行波信号的细微特征。同时,装置内置高精度时间同步模块,通过北斗/GPS双模授时技术实现毫秒级时间同步,为多端行波数据的时空关联分析提供统一时间基准,避免因时间偏差导致的定位误差。

二、智能融合算法优化设计

针对配电网分支多、负荷波动大、行波信号易受衰减和畸变影响的问题,装置采用“暂态特征提取+多算法融合”的故障定位策略。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希尔伯特-黄变换等信号处理技术,从复杂的暂态行波中提取故障极性、波头到达时刻等关键特征量;其次,融合基于行波传播速度的单端定位算法与基于双端行波时差的定位算法,结合配电网拓扑结构自动选择算法模型。对于多分支线路,装置引入分支识别逻辑,通过对比不同分支的行波能量分布和波头特征,排除非故障分支干扰,提升复杂拓扑下的定位准确性。

三、模块化低功耗硬件架构设计

硬件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信号调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各模块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便于安装、维护与功能扩展。数据处理模块选用工业级嵌入式处理器,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可实时完成行波信号分析、算法运算和数据存储任务。电源模块采用宽电压输入设计,支持AC/DC双路供电,并具备过压、过流保护功能,确保装置在配电网电压波动时稳定运行。同时,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软件功耗管理策略,装置整机功耗控制在较低水平,适应配电网户外终端的能效要求。

四、多维度故障预警与功能集成设计

装置不仅具备故障定位功能,还集成了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模块。通过持续采集线路电流、电压等稳态量及暂态行波信号,结合历史数据建立线路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对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等潜在故障风险进行趋势分析,提前发出预警信息。此外,装置支持本地存储与远程通信功能,可将故障定位结果、预警信息及原始波形数据通过以太网、4G/5G或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上传至配网调度中心,同时具备本地人机交互界面,方便运维人员现场查询与操作。

五、高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设计

考虑到配电网设备多安装于户外环境,装置在结构设计上注重环境适应性。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具备IP65级防尘防水能力,可抵御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内部电路采用防腐、防盐雾处理,适应潮湿、多尘的运行环境。装置还具备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通过电磁兼容(EMC)设计,可有效抑制配电网中的开关操作、雷电冲击等电磁干扰信号,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工作。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