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科瑞刘鸿鹏172一 ⑥⑨⑦②一5322
在工业互联网和“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的现在,企业对用电系统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计量与抄表。企业希望看到的是:用多少电、什么时候用、用电质量如何、能耗结构变化趋势怎样、高能耗设备是否稳定、是否存在谐波隐患、是否能对碳排放做到可视可查。传统的电能表在这一系列复杂需求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企业亟需一套更智能、更精细的数据采集设备。
企业用电碳排放监测难点
企业用电碳排放计量,看似就是“用电量 × 排放因子”,但真正落地到企业层面时会遇到很多实际难点。这些难点来自 数据采集、排放因子选择、场景复杂度、管理体系等多方面。下面为您系统、深入地总结企业在实际碳排计量中普遍面临的痛点。
一、用电数据不够精细,是常见的根本难点
许多企业仍依赖:总表计量;简单分路计量;手工抄表或滞后数据
这会导致:
无法准确区分不同车间、产线、设备的用电量,产线能耗无法单独核算,也就无法算碳排。
无法获取正向电能、反向电能、感性/容性无功等多种电能结构,在光伏接入、自发自用场景中,碳排更容易算错。
数据不具备15分钟别的粒度,而大多数碳管理标准需要小时/15分钟数据支持。
二、排放因子不统一、不稳定,导致计算标准混乱
不同地区电网的排放因子不同且每年变化。
多种能源结构并存(市电+光伏+储能)时,市电要用区域电网因子;光伏为零排;储能放电属于“间接碳排”,计算更复杂。
三、传统电表不具备碳排计算能力,人工换算易出错
大多数传统电能表只提供kWh,没有:组合电能记录;正/反向分离;分时段电量;自带碳排核算
这导致:企业只能靠人工Excel表格计算,易出错;多人负责时标准不一致;数据无法自动接入平台,造成“信息孤岛”
这也是为什么新型电能表(例如AEM96)开始内置碳排计算与多种能量组合功能,以减少人为误差。
碳排放监测电能表
AEM96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是一款主要针对电力系统,工矿企业,公用设施的电能统 计、管理需求而设计的智能电能表;针对某些施工现场不允许停电作业的情况,推出 AEM96-CT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方案。AEM96 和 AEM96-CT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均集成三相电 力参数测量及电能计量及考核管理,提供上 24 时、上 31 日以及上 12 月的电能数据统 计。具有 31 次分次谐波与总谐波含量检测,带有开关量输入和继电器输出可实现“遥信” 和“遥控”功能,并具备报警输出,可广泛应用于多种控制系统,SCADA 系统和能源管理 系统中。
型号说明
功能简介
技术参数
功能简介
AEM96三相多功能电能表以企业用电统计与能源管理需求为核心,通过集成电力测量、谐波分析、历史统计、需量管理、遥信遥控以及碳排放结算等多项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用电侧数字化基础单元”。
让用电系统从“模糊”走向“准确”,从“被动”变为“可控”
在企业配电系统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虽然电费每个月都在增长,但管理者往往无法明确判断是哪条回路、哪个车间、什么设备在造成高能耗,也难以从电能角度判断生产过程中的用电效率。AEM96的优势就在于它提供了完整的电力参数测量能力,能够实时获取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不平衡度等关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以高精度形式呈现出来——其中电压保留1位小数、电流保留3位小数、功率保留4位小数,确保监测的精度足以支撑企业的精细化能耗管理。
企业因此不再需要依赖粗略的数据去猜测用电情况,也能在出现电压波动、电流异常或相不平衡等问题时更快定位,避免生产设备因用电质量不佳而出现故障或损耗。
面对分时电价、需量考核,企业终于能主动掌握节能主动权
随着越来越多地区实行“峰谷分时电价”以及值需量考核,企业如果继续依赖传统表计,很容易出现“被动超需量被罚”“错过低谷用电机会”等情况。AEM96内置的分时计费功能,可以设置8个时区、12个日时段和8套费率方案,这使得它能够统计各时段电能,为企业“生产排班优化、错峰启动设备、削峰填谷”等策略提供坚实依据。
同时,它能够实时计算需量并记录值需量发生的时间,这对于高能耗行业而言尤为重要。企业管理者可以清晰判断哪些时间段负荷值,从而重新调整生产节奏,避免动辄因需量超标而承受额外费用。换句话说,AEM96带来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一种让企业主动管理成本、避免被动处罚的能力。
历史数据的积累,使能源管理从“看现状”变为“看趋势”
过去企业常见的情况是:本月能耗和上月相比高了,但原因不明;或节能改造做了却难以量化效果;甚至在做能源审计时,需要大量人工整理过去的数据。AEM96内置的“上24小时、上31天、上12个月历史电能记录”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能耗档案,使管理者不仅能看见当用量,还能看见长时趋势及变化。
对于能源管理人员而言,这意味着可以将历史对比、趋势分析、能效评估等工作建立在事实数据上,而非模糊印象。对于正在推进节能改造、能源绩效考核、工艺优化的企业,这项功能几乎是必要条件。
把配电系统变得“可远程调度”,让无人值守成为可能
AEM96的另一项特征在企业运维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它不仅具备数据采集能力,还支持4路开关量输入以及2路开关量输出,能够完成配电柜状态监测、开关状态采集、远程拉合、越限报警等动作。
对于拥有大量分配电室、设备运行时间不固定、需要夜间巡检或值守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一种管理方式:从人工巡检模式转向自动化运维模式。只要结合上位机系统或能耗管理平台,企业就可以实现“无人值守配电室”,不仅降低人工成本,也避免夜间巡检人员的安全风险。
顺应“碳管理”时代,企业不再为碳排核算而困扰
AEM96的碳排放结算功能可谓是其亮点之一。仪表提供12组碳排放值,并可为每组设置独立的排放因子,同时可关联不同类型的电能(正向、反向、组合、净有功),自动计算出不同场景、不同部门或不同回路的碳排放量。
设备特点
设备规格
安装示意图
组网方案
对于正在参与ESG报告、绿色工厂申报、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不依赖人工计算,也无需额外的软件模块,便可实现基础的碳排可视化与核算,为未来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碳足迹追踪奠定基础。
换句话说,AEM96让“碳管理”成为企业用电管理的一部分,而不再是额外负担。
结语:AEM96不是一块电表,而是企业能源数字化的起点
回看AEM96所提供的能力——从全参量测量到谐波分析,从需量管控到历史统计,从遥信遥控到碳排放结算——它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它更像是企业能源系统的数据大脑,是能源管理平台的底层感知单元,也是现代配电系统向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迈进的关键基础。
在企业不断追求生产效能、能源成本降低以及绿色低碳的趋势下,AEM96为企业提供的,不仅是一个硬件设备,更是一种体系化的用电管理能力。对于正在推进能耗精细化管理、智能运维建设、碳排管理项目的企业而言,它无疑是一项必要的投入。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