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供水管网监测:城市血脉的“智慧守护者”
环境监控 | 2025-11-26 15:28:38    阅读:2   发布文章

【仁科型号推荐:RS-QSPT,工业级品质,精准可靠】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供水管网如同城市的"地下血脉",承载着居民用水、工业生产、消防应急等核心功能。然而,传统管网管理长期面临漏损难定位、压力失衡、水质污染等痛点。如今,供水管网监测系统的普及,正用科技手段为这条"地下血脉"装上"智慧大脑",让水资源管理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

精准定位:毫米级漏损的"侦察兵"

供水管网监测的核心突破,在于其能通过压力、流量、声波传感器组成的"感知网络",精准捕捉管网异常。在2025年夏季南方江苏市供水抢修案例中,系统通过监测到某区域夜间流量突增20%,结合压力波动分析,30分钟内锁定了一处直径300毫米的暗漏点——该漏点位于地下4米深的混凝土结构中,传统巡检方式需耗时3天才能发现。在北京北方工业园区,监测系统通过分析水流声波特征,识别出0.2升/秒的微小渗漏,年减少水资源浪费超10万吨。

动态调控:压力平衡的"平衡大师"

管网压力失衡是导致爆管、水锤效应的主因。河南省郑州市供水项目通过部署200个压力监测点,构建起"分区计量+动态调控"系统:当监测到某区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自动调节周边阀门开度,使管网压力波动范围从±0.3MPa压缩至±0.05MPa。2025年台风季期间,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在强降雨导致水源地水位骤降时,通过实时调整各分区供水压力,避免了3起因压力突变引发的爆管事故,保障了200万居民用水安全。

水质守护: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卫士"

水质安全是供水生命线。日照市在管网关键节点安装了余氯、PH值、浊度等多参数传感器,形成"源头-水厂-管网-用户"全流程监测链。2024年7月,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在某小区管网末端检测到余氯值异常下降,立即触发预警并定位到一处二次供水水箱污染风险。工作人员根据导航定位快速处置,从发现异常到恢复供水仅用2小时,避免了群体性水质投诉。该项目运行一年来,管网水质合格率从92%提升至99.8%。

从漏损定位到压力调控,从水质守护到智能调度,供水管网监测正在用数据重新定义城市供水管理。当每一处异常都能被实时感知,当每一次调整都能精准到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城市供水未来——在这里,每一滴水都能以最优路径抵达用户,每一份资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珍惜。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