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车载以太网技术的深度解析与核心应用
康谋自动驾驶 | 2025-09-01 11:07:08    阅读:76   发布文章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传统车载网络如CAN、LIN等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车载以太网凭借其高带宽、低延迟和标准化优势,正成为新一代汽车电子架构的核心通信技术。

本文将系统介绍车载以太网的技术特点技术细节

一、车载以太网概述

车载以太网(Automotive Ethernet)是专为汽车环境设计的以太网技术,在传统以太网基础上进行了汽车级适应性改造。它采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同时满足汽车行业对电磁兼容性、温度范围和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与传统IT以太网相比,车载以太网具有以下特点

(1)物理层优化:采用单对双绞线(如100BASE-T1)而非四对双绞线;

(2)满足汽车EMC要求: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3)支持时间敏感网络(TSN):确保关键控制指令的实时性;

(4)工作温度范围更广:-40°C至+125°C;

(5)轻量化设计:减少线束重量和复杂度。

二、车载以太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车载以太网作为智能汽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应用不仅是技术演进的选择,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将从带宽、架构、实时性、成本未来扩展五个关键维度,解释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1)高带宽需求驱动

智能驾驶与传感器融合:L3及以上自动驾驶需要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摄像头、激光雷达、雷达等),传统总线(如CAN、LIN)带宽不足(CAN最高仅1 Mbps),而车载以太网可提供1 Gbps甚至10 Gbps的带宽,满足实时数据传输需求;

高分辨率信息娱乐系统:4K/8K屏幕、AR-HUD、多屏互动等依赖高速网络,以太网支持多媒体数据的低延迟传输。

(2)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EEA)转型

域控制器/中央计算架构:传统分布式ECU架构线束复杂,而以太网支持域间高速通信(如智驾域、座舱域、动力域互联),减少线束重量(特斯拉Model 3采用以太网后线束长度缩短50%);

软件定义汽车(SDV):支持OTA升级、功能动态部署,以太网的IP化特性便于云端协同和软件更新。

(3)实时性与确定性

时间敏感网络(TSN):通过IEEE 802.1标准(如时间同步、流量整形)保障关键任务(如刹车控制、ADAS)的低延迟(<1ms)和确定性,避免传统以太网的"尽力而为"问题;

多业务共存:可同时传输安全关键数据(控制指令)和非关键数据(娱乐流量),互不干扰。

(4)成本与标准化优势

减少线束成本:单对非屏蔽双绞线(如100BASE-T1)替代复杂线束,降低重量和成本;

产业链成熟:以太网技术已被IT行业验证数十年,芯片、协议栈成熟,且支持DoIP(诊断 over IP)等标准化协议,简化开发;

(5)面向未来的扩展性

车云协同与V2X:支持5G/V2X集成,实现车-路-云实时通信,为智慧交通奠定基础。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基于以太网的防火墙、加密(如MACsec)更易实现符合ISO 21434的网络安全要求。

三、车载以太网的技术架构

车载以太网(Automotive Ethernet)基本遵循OSI七层网络模型,但在某些层面上进行了优化和简化,以适应汽车电子系统的需求。

1、车载以太网与常规以太网的主要区别

网络模型层级之间的区别:

图1.png

(1)传输层

常规以太网的传输层会根据具体场景选择UDP或者TCP协议,在需要面向连接、高可靠性场景中选择TCP协议,在对实时性更高,需要高速传输的场景下选择无边车接的UDP协议,车载以太网中也会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对应传输层协议,大部分场景中使用实时性更高的UDP协议。

(2)网络层

车载以太网的网络层使用标准的IPv4/IPv6,同时配合DoIP和SOME/IP进行诊断和ECU之间的高效通信。

a. 普通数据通信→IPv4/IPv6;

b. 车载诊断&远程升级→DolP (Diagnostics over IP);

c. ECU之间的服务通信→SOME/IP。

(3)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数据帧结构:

图2-不透明底.jpg

其中,以太网首部占用14字节、FCS(Frame Check Sequece)(帧校验码)长4个字节,用于检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是否出现了错误,为CRC32校验码。

图3.png

数据链路层为最底层结构,用于传输以太网上所有的数据以满足第二层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特征:

a. 设备寻址(MAC);

b. 错误检测(CRC);

c. 报文格式化(根据头部字段填入相应数据;

d. Qos;

e. 数据帧可以携带46-1500字节的数据。

(4)物理层

车载以太网一般都基本采用带T1的标准,如IEEE 100BASE-T1(以前称为OABR),IEEE 1000BASE-T1,这些都使用一对双绞线共两根线进行数据传输。

ECU之间80%-90%的通信带宽小于10Mb/s,可以采用10BASE-T1S协议。

2、车载以太网与常规以太网其他特性区别

图4.png

四、车载以太网转换器

 “NETLion 以太网转换器” 及配套方案可解决车载网络测试、数据采集与设备互联等痛点。

图5.png

NETLion系列是用于100/1000BASE-T1和2.5/5/10GBASE-T1网络的车载以太网开发工具,支持双模式操作,集成转换器和网络TAP分流功能,实现数据无损分流采集。

(1)双介质转换模式

在标准 2.5/5/10GBASE-T 以太网信号(双向)中转换多达两个 2.5/5/10GBASE-T1 信号。

图6.png

(2)网络 TAP 模式

双向解耦一条 2.5/5/10GBASE-T1 线路的数据,不受通信影响。

图7.png

1、核心功能与优势

双路转换降本增效:采用双通道设计,实现无损分离和读取双向数据流,不影响正常通信链路,确保数据采集的完整性;

数据传输实时稳定:采用以太网第1层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低延迟,提供稳定的媒体转换和TAP功能;

提高故障排除效率:集成16颗LED信号灯,直观反应设备和数据链路状态,帮助工程师快速定位故障,便于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

恶劣环境稳定运行:设计坚固,适用汽车、工业和农业开发、测试和数据采集,能够在高温、高震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2、典型应用场景

传感器开发与测试:NETLion可用于数据转换和数据监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NETLion可实时采集和监测传感器和ECU数据,帮助工程师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

设备互联与扩展:解决车载以太网设备(如交换机、域控制器)与外部测试仪器(如示波器、分析仪)的接口不兼容问题。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康谋是一家专注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前身是虹科自动驾驶事业部)。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