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GBT 和 SiC 电源开关基础知识
IGBT 和 SiC 电源开关有哪些市场和应用?
图 1:基于功率和频率水平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SiC MOSFET 与硅 (Si) MOSFET 和 IGBT 相比有何系统优势?
表 1:功率器件材料特性
表 2:功率器件额定值和应用隔离式栅极驱动器特性


高电压应用为何需要隔离?
表 5:牵引逆变器方框图如何确定电源开关的驱动强度?
其中 trise/fall 是栅极电压提高开关速度所需的上升和下 降时间。栅极电荷在大多数数据表中表示为如图 7 所 示的图,其中描述了电荷分布到 Cgd 或 Cgs 的区域。最 关键的区域是米勒平坦区域,在该区域中对 Cgd 进行充 电并且栅极电压保持恒定。在该区域内,器件上切换的 电压会改变状态并导致开关损耗。因此,驱动器应该能够在该区域内提供最大的驱动强度。栅极驱动器所需 的功率由下式给出:
其中 fsw 是开关频率,VDRV 是驱动电压。
图 6:功率器件输入电容
栅极电阻器控制器件的瞬态电压 (dv/dt) 和瞬态电流 (di/dt) 的速度,以限制开关噪声和开关损耗。对于功率 器件,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以及导通和关断之间的延迟 通常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单独考虑。例如,关断时的 di/ dt 可能导致较大的电压过冲,因此降低开关速度是有 益的。不过,在导通期间,最好快速进行开关,以降低开 关损耗。栅极驱动器可以具有单个或分离输出。图 8 显示了单 输出驱动器。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会分离导通和关断 的控制。这会增加物料清单,占据栅极驱动器板上的更 多空间,并且增大栅极回路中的阻抗。作为替代方案, 分离输出驱动器具有单独的导通和关断路径,用于完 全独立地控制驱动拉电流或灌电流强度。关断时具有 较低的 RG 对 SiC MOSFET 是有利的,可以防止由于快 速开关和米勒电流引起的误导通。因此,分离输出(图 9 )是高效且安全地控制功率器件的最佳选择。
图 8:具有单个输出的驱动器
图 9:具有分离输出的驱动器高驱动强度为何对 IGBT 和 SiC MOSFET 有益?
该电流是使器件完全导通所需的平均电流。不过,我们 感兴趣的区域是米勒平坦区域,在该区域中栅极电压 在开关瞬态期间保持恒定。栅极驱动器必须能够在该 区域期间提供最大电流,以降低开关损耗。这取决于栅 极电阻器和该平坦区域期间的驱动电压。SiC MOSFET 可以非常快速地进行开关,从而适合大功率和高频率 应用。栅极电流必须很高才能使器件提供这些好处。更 快的开关速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源组件,从而减小 总体系统尺寸和重量。在快速且高效地开关时,IGBT 和 SiC MOSFET 均可提供系统级优势。
图 10:器件导通开关损耗
图 11:器件栅极电荷图保持最小死区时间为何对于电源系统运行 而言至关重要?
图 12:同步开关半桥
图13:脉宽失真
图 14:传播延迟不匹配的影响低传播延迟为何对于高频电源系统而言至关重要?
图 15:传播延迟
图 16:传播延迟不匹配严格的器件至器件传播延迟匹配为何至关重要?
图 17:硬开关半桥配置
图 18:传播延迟对死区时间的影响高 UVLO 为何对于 IGBT 和 SiC MOSFET 电源开关的安全运行而言很重要?
导通损耗对于系统性能而言至关重要,并且高度依赖 于 VGS。如图 19 所示,当栅极电压降低时,IGBT 和 SiC MOSFET 的输出特性会发生变化。对于 SiC MOSFET, 这种变化更加明显。例如,如果某个 IGBT 的 UVLO 为 10V,则该器件仍会在特定的电流水平下以类似的导通 损耗运行。不过,对于 MOSFET,与较高的驱动电压相 比,其导通损耗将高得多。高导通损耗的结果是导致更 低的效率和发热,从而缩短寿命。一个次要的考虑因素 是栅极驱动架构。SiC MOSFET 和 IGBT 通常使用负电 压轨,以实现更佳的关断性能和可靠性。如果 UVLO 以 VEE 为基准,则最小驱动电压可能甚至低于规格。通常 最好使用较高的 UVLO 电压,以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 实现低导通损耗和更佳的可靠性。
图 19:IGBT 和 SiC MOSFET I-V 曲线
图 20:以 COM 为基准的 UVLO什么是输入抗尖峰滤波器,它们为何在大功率应用中很重要?
图 21:导通时的抗尖峰脉冲滤波器
图 22:关断时的抗尖峰脉冲滤波器什么是互锁保护及其如何在驱动器中实现?
图 23:硬开关半桥
图 24:具有互锁功能的双通道驱动器
图 25:两个具有互锁功能的单通道驱动器为何在电源转换器中感应温度?
图 26:具有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电源模块什么是 CMTI,如何进行测量?
图 27:CMTI 测试
图 28:隔离式双通道驱动器 隔离式感应为何很重要,它需要达到多高的精度?
图 29:三相电机驱动系统中的隔离式感应IGBT 和 SiC 保护基础知识
米勒电流根据栅极电阻以及 Cgd 与 Cgs 之比在栅极上 产生电压。如果压降大于阈值电压 Vth(如图 32 所示), 则该器件可能会导通并引起击穿,从而导致过大的电 流和功率耗散。
图 30:MOSFET 半桥
图 31:S2 的米勒电流路径
图 32:米勒电流对 S2 的栅极电压的影响什么是米勒钳位? 电源开关的电压瞬变 dv/dt 与寄生米勒电容器 Cgd 相 互作用,导致电流流过栅极并可能导致误导通。米勒电 容是基于功率器件的物理特性的固定参数,无法更改。下一个解决方案是减小 dv/dt。通常,会调整栅极电阻 器 Rg 以调节驱动强度,从而将开关速度降低至可接受 的水平。不过,增大 Rg 也会通过减慢开关速度来增大 开关损耗。米勒钳位可以在不影响开关效率的情况下 重定向电流。米勒钳位以米勒电容器命名,是一种低阻抗开关,可重 定向由 dv/dt 引起的电流。米勒钳位通过将 MOSFET 的栅极接地或与负电压轨相连,将器件保持在关断状 态。实施米勒钳位的一些主要考虑因素是位置和下拉 电流能力。位置决定了阻抗,从而决定了钳位的有效 性;阻抗越高,其有效性越差。下拉能力决定钳位是否 能够重定向足够的由 Cgd 产生的电流,以防止误导通。如果下拉电流过小,则钳位无效。
图 33:不带米勒钳位的栅极驱动器
图 34:带米勒钳位的栅极驱动器内部米勒钳位与外部米勒钳位之间有何差异?
图 35:带内部米勒钳位的栅极驱动器
图 36:带外部米勒钳位的栅极驱动器什么是短路电流?
图 37:具有非重叠输入的硬开关半桥
图 38:短路事件期间的 S2 波形检测短路的方法有哪些?
表 4:短路检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快速短路反馈为何至关重要?
脉冲宽度可以帮助确定短路反馈电路必须达到多快的 速度,以防止器件过热。这对于 SiC MOSFET 尤为重 要,因为它们快速进行开关,从而使电流可以迅速增 大,并且它们具有很小的裸片尺寸,因此与 IGBT 相比, 它们的短路承受时间 (SCWT) 更短。因此,缩短测量过电流事件的时间并选择相应的保护电路至关重要。
图 39:短路期间的功率损耗
图 40:单个脉冲的 MOSFET 热阻
图 41:IGBT 的 I-V 曲线
图 42:电源开关导通波形
图 43:典型的 DESAT 电路实现如何为 IGBT 设计去饱和电路?
图 44:典型的 DESAT 电路实现检测 IGBT 的去饱和为何比检测 SiC 的去饱和更有意义?
图 45:IGBT 与 SiC MOSFET 的 I-V 曲线什么是过电流检测,它为何更适用于 SiC MOSFET?
图 46:使用具有集成电流调节功能的 FET 的过流来源: 电驱动Benchmarker*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