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快消品牌的全渠道智能匹配 | 当山姆会员店遇见抖音直播间
ebest2017 | 2025-07-29 14:06:31    阅读:5   发布文章

年轻消费者的周末时光往往被各类消费场景填满。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周末,连购物车也长出了两张面孔。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线青年的周末24小时:

09:00 睁眼先刷小红书,收藏三瓶“早C晚A”精华;

11:00 结束赖床,外卖平台比价三家,把brunch和冰美式一起下单;

14:00 逛山姆,冷柜搬牛排、冰柜搬雪糕,再拎一盒网红麻薯,为一周的生活储备物资;

20:00 散步拐进折扣店,顺手扫空临期面膜;

23:00 躺平淘宝,给自己补口红,给宝贝宠物囤猫罐头,下单键一响,一天收工。

小镇青年的同一天:

09:00 走进社区杂货店和菜市场,先砍两块排骨,再拎一瓶酱油;

10:00 社区超市补齐洗洁精,收银台旁顺手拿包辣条;

15:00 跟朋友逛街,奶茶店打卡,出门左转零食店打包网红零食;

23:00 躺床上刷抖音,59元三件国潮口红,99元家庭装洗衣液套装一键秒杀,付完款安心睡觉。

当消费者在不同渠道间无缝切换,品牌如何识别消费者在不同渠道商的核心需求?如何精准匹配渠道与产品定位?

渠道需求洞察: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决策革命

从“早上9点刷小红书”到“夜里11点蹲抖音直播”,消费者已经把购买决策拆成无数碎片化触点。同一款产品,在高线城市可能是“会员店+跨境旗舰”的溢价场景,在低线城市却可能以“社区夫妻店+达人直播”完成出货。当渠道边界被消费者亲手抹去,品牌若仍用“城市等级”“门店业态”这类静态维度做渠道分级,必然错过增量。

要追上这种流动,必须先把“人”的轨迹还原成“数据”的轨迹:

1.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景、以什么价格买了什么;

2.同一批人下一次又出现在哪里;

3.不同地域的“人-货-场”组合到底差多少。

只有把这三件事看清楚,渠道策略才能从“铺货”升级为“匹配”,渠道分销才能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一、先还原“人-货-场”的流动:用DMS把渠道库存变为“实时地图”

过去,品牌商到月底才知道经销商卖了多少、剩多少。现在,通过DMS就能把“货”在渠道里的实时分布映射出来。

举个例子:

抖音直播间爆红的零糖气泡水,在河南某县城的社区门店出现“高浏览-低转化”,原因竟然是门店没货。

当库存地图足够实时,品牌就能用“调拨+补货”取代“压货”。DMS的价值不是管控经销商,而是让货跟着人的轨迹跑,减少断货与滞销。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二、再把“人”的购买动机拆出来:用SFA把一线动作变“颗粒度数据”

业务员每天进店拜访,如果只能在系统中勾选“陈列合格/不合格”,等于把最宝贵的门店执行和现场数据浪费了。新一代SFA把终端动作拆成可量化的字段:

• 冰箱第几层摆放、价签是否对应、促销物料是否露出;

• 竞品的排面数、二次陈列位置、促销员话术;

当这些颗粒度数据回流总部,就能与DMS的出货数据交叉验证:

– 同样是A类门店,为什么有些店做了二次陈列就翻2倍,有些店无效?

– 低线城市的小店,把1.5L大包装换成900ml组合装后,动销提升了40%,是否可以快速复制到同类型店?

SFA最大的价值,是把“经验”翻译成“算法可识别的特征”,让渠道策略有持续迭代的燃料。

三、最后把“激励”做精准:用TPM把促销费用变成“可回溯的投资”

传统的促销费控只管“发钱”,新TPM管的是“发钱之后到底影响了谁”。通过把促销费用与DMS的出货、SFA的终端执行动作全部打通,品牌第一次能看到:

• 某档促销活动,到底在哪些门店产生了动销,哪些门店只是把费用吃掉了;

• 同一支SKU,高线城市做“第二件半价”ROI 2.3,低线城市做“买赠”ROI 1.1,原因可能是赠品更符合当地消费者“囤货”的心智。

当促销费用可以被拆到“单店-单品-甚至到单人”的维度,品牌就能把预算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并在下个月快速复盘、调参。

渠道的本质是消费者需求的时空折叠

在消费者行为碎片化与渠道多元化的双重冲击下,快消品行业正经历一场"渠道重构革命"。

消费者不会为“全渠道”买单,他们只为“在正确场景获得恰到好处的商品” 付费。这也恰好验证了山姆的冷冻龙虾与菜市场的调味料,最终能在同一个家庭的餐桌上获得掌声。

品牌的真正整合,不在于覆盖所有的渠道,而在于构建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渠道数字神经网络",把自己的渠道能力构建成一张同样精度的网格图。并通过RTM(Route-to-Market)渠道分销数字化实现三大核心能力升级。渠道数字化绝不是“再上一套系统”,而是用数据把“人-货-场”重新拼接起来。DMS、SFA、TPM绝不是三个孤立模块,而是一整套让“货”实时可视、“场”可度量、“人”可追踪的闭环引擎。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RTM引擎不是简单的IT工具升级,而是快消品牌构建渠道竞争力的核心基础设施。对于数字化负责人与业务负责人而言,推动RTM系统落地不仅是技术决策,更是关乎企业未来三年生存权的战略选择。因为消费者不会等待,渠道不会重来,而数字化是唯一能穿越周期的答案。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