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行业标准
国际上关于心电图(ECG)的标准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应用,涵盖设备通信、电缆导线以及共模抑制比应用等多方面在设备通信方面,IEEE11073-10406-2023规定了个人健康设备通信中基础心电图(1至3导联ECG)的设备专业化标准,明确了设备互操作性的相关规范,保障不同厂家设备间的兼容性
AMI TIR60-2014(2019)关注共模抑制比在ECG监测中的应用,共模抑制比直接影响ECG监测时对共模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该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升ECG监测的准确性
国内行业标准
国内标准结合健康体检、儿童检查等实际应用场景制定
DB3206/T1078-2024规定了健康体检中ECG检查的辅助操作要求,规范主检医师等人员的操作流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使体检中ECG检查更规范、科学
DB22/T3266-2021针对儿童动态心电图检查,从适应症、禁忌症到操作步骤与要求等全面规范,考虑儿童特殊生理状况,确保检查安全、有效,为儿童心脏健康检查提供标准依据
二. EMC测试相关要求测试项目与标准
医疗器械EMC检测依据最新标准IEC 60601- 1- 2:2020,该标准对辐射发射、抗扰度、静电放电等提出严格要求。辐射发射测试要求设备在规定频段内辐射发射限值更低,避免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抗扰度测试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能稳定工作,不出现误操作或数据丢失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依据IEC 61000- 4- 2,测试电压达±8kV接触,±15kV空气,模拟人体静电放电等情况,检测心电图机能否抵抗静电干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浪涌抗扰度按照IEC 61000- 4- 5进行1.2/50 μs电压波形测试,检验设备应对雷击、电网切换等瞬态高电压的能力
测试的重要性
对于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EMC性能至关重要
若电磁兼容性不合格,可能导致设备误操作,如心电信号读数错误,使医生误诊;也可能造成数据丢失,影响患者病情跟踪与诊断
在手术等关键场景中,设备受电磁干扰异常工作,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通过EMC测试,能确保设备在医疗环境中稳定、可靠运行
三. 心电图(ECG)的EMC痛点接触式检测弊端
传统ECG监测需利用贴身电极测量体表电活动变化,给患者带来不适体验,导致日常生活中长时间连续ECG监测难以实施,
例如:患者在睡眠中,电极可能会造成压迫感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监测的连续性
因佩戴不便,容易造成转瞬即逝的异常心电状态记录丢失,延误疾病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四.电路设计对于EMC的解决方案硬件设计层面
选用低电磁辐射元器件,从源头减少电磁干扰产生
选择低噪声运算放大器,降低其自身产生的电磁噪声,减少对心电信号的污染,提高信号采集的纯净度
优化电路布局,合理规划电路板上各元件位置和线路走向,减少电磁泄漏
将敏感的信号线路与干扰源线路分开布局,避免平行走线,降低电磁耦合干扰
使用屏蔽材料,如金属屏蔽罩,对心电图机内部电路进行屏蔽,阻止内部电磁干扰向外传播,同时防止外部干扰进入,保证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
滤波电路设计
设计有效的滤波电路,针对不同类型干扰设置对应滤波器。如采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保留心电信号的有效低频成分;采用高通滤波器,去除直流偏置和低频干扰信号
对于共模干扰,使用共模电感,利用其对共模信号呈现高阻抗的特性,抑制共模电流,提高共模抑制比;对于差模干扰,采用电容和电感组成的LC滤波电路,根据干扰频率调整电容和电感参数,达到最佳滤波效果
EMC设计策略
“疏”的策略,即疏通,通过减少其他方式的阻抗,减少进入敏感电路的影响电流,采用近接地保护,以地面平面为基本途径,旁通影响电流,在电缆插座到参考地或E平面设置电容,缩短接地路径,避开敏感区;还可采用保弱舍强,在抗扰性强的电路区域增加额外影响引流方式,减少受影响区域的影响
“堵”的策略,通过扩大敏感区域的影响路径阻抗来减少影响电流;在影响电流引入根源的必由之路上,对敏感信号提升隔离措施,采用光耦、容耦或磁耦等隔离方式;在电源及其信号连接处增加共模电感、磁珠等,提高阻抗,阻挡干扰信号
“治”的策略,针对接线与脏地路径重叠以及接线本身影响路径的现象,在信号插口周围增加合适电容,减少PCB信号接线和信号电缆在影响高频段的电流;也可在电容后串联电阻、电感或磁珠,根据实际干扰情况调整参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AC电源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AC 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220V交流输入
型号 | 器件类型 | 使用位置 | 作用 | 封装 |
2R600L | GDT | 电源接口 | 浪涌,防雷(户外产品,关注续流问题) | 2RXXXL |
14D561K/14D511K | MOV | 电源接口 | 浪涌,防雷 | 14D |
CMZ/CML | EMI 共模抑制器 | 电源接口 | 共模抑制 | SMD |
DC电源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DC 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适配器(如 5V/12V 直流输入),部分设备支持通过 USB 供电。
型号 | 器件类型 | 使用位置 | 作用 | 封装 |
3R090L | GDT | 电源接口 | 浪涌,防雷(户外产品,关注续流问题) | 3RXXXL |
SMBJ6.5CA | TVS 瞬态抑制二极管 | 电源接口 | 浪涌、抛负载 | SMB/Do-214AA |
SMCJ15CA | TVS 瞬态抑制二极管 | 电源接口 | 浪涌、抛负载 | SMC/Do-214AB |
CMZ7060A-701T | EMI 共模抑制器 | 电源接口 | CE传导,共模抑制,电流更小,考虑小封装 | 7060 |
USB-2.0接口EMC及热插拔可靠性设计
USB-2.0接口:
USB 2.0旨在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好的设备兼容性;并且在接口速度上实现了飞跃,将其从最初的最大12 Mbps提升至480 Mbps;这使得USB接口能够满足更多高带宽设备的需求,如高速打印机、扫描仪、外部存储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等。
型号 | 器件类型 | 使用位置 | 作用 | 封装 |
ESDSR05 | ESD | USB接口 | 浪涌、静电 | SOT143 |
I2C 通用I/O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I2C 接口: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用于连接低速到中等速度的传感器、存储器芯片、以及其他外围设备。I2C接口由两个主要的信号线组成: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
型号 | 器件类型 | 使用位置 | 作用 | 封装 |
ESD5V0D3B | ESD | I2C接口 | 浪涌、静电 | SOD323 |
RS-232 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RS232 接口: 是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之一, RS232适用于短距离设备互联(如打印机、鼠标等),但需通过电平转换芯片(如 MAX232 )适配不同逻辑电平。
型号 | 器件类型 | 使用位置 | 作用 | 封装 |
P0220SCL | TSS | RS232接口 | 浪涌、静电 | SMB |
P3100SCL | TSS | RS232接口 | 雷击、浪涌、静电 | SMB |
PBZ1608A02Z0T | 磁珠 | RS232接口 | 消除高频干扰 | 1608 |
RS-485 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RS485 接口: RS-485 是一种串行通信标准,可以支持多个设备通过同一条串行总线进行通信;且适用于中长距离通信,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型号 | 器件类型 | 使用位置 | 作用 | 封装 |
P0080SCL | TSS | RS485接口 | 浪涌、静电 | SMB |
PBZ1608A102Z0T | 磁珠 | RS485接口 | 消除高频干扰 | 1608 |
SPI 接口EMC及热插拔可靠性设计
SPI 接口:高速串行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存储芯片、显示屏等
型号 | 器件类型 | 使用位置 | 作用 | 封装 |
ESD0524P | ESD | SPI接口 | 浪涌、静电 | DFN2510 |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